【概述】2005年,全市其他公开发行的报纸不断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提高办报质量,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按照“三贴近”原则,探求新闻宣传的规律,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反映基层实践、群众意愿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报纸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三大功能,促进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常州广播电视》报坚持正确的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探索符合读者需求、适应市场发展的办报思路,通过改版实现“做好影视板块,做强新闻板块,做精生活板块”发展目标。特别是自采自编新闻稿件的数量与质量明显提高,在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协会主办的、全国100多家电视报参加的优稿评选活动中,该报选送的12件作品获得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在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中名列前茅。其中评论《变异的秀色可餐》、专访《悲欣交集,笑泪徜徉》、通讯《液化气,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获得一等奖。针对报业广告市场的激烈竞争,《常州广播电视》报积极调整广告经营策略,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扩大广告经营,以加强考核奖惩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广告经营取得可喜的业绩,全年广告经营突破1200万元。
《武进日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始终坚持以权威的新闻、丰富的信息、亲民的风格、为民的举措不断提高报纸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报纸紧紧围绕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宣传贯彻,积极营造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舆论氛围,用鲜活的新闻事实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服务。全年该报呈现出3个特点:一是重点宣传强势推进,“走进武进”科技经贸活动周、“见证2005”典型成果宣传、“三百”系列活动宣传等重点报道策划缜密,效果显著;二是热点新闻亮点频出,“记者帮你问”、“第一现场”等栏目特色鲜明,社会关注度高;三是精品生产再创佳绩,在全省报纸好新闻评比中,有2件作品获得二等奖,1件作品获得三等奖,获奖数继续名列全省县市报之首。报纸经营管理再上台阶。广告经营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全力开拓广告市场,服务广告客户,通过改善服务实现媒体与广告客户的双赢,全年广告收入突破900万元。
各高校校报充分发挥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不断提高宣传艺术和引导水平,在学生中培育新的文明道德风尚;通过及时提供各种信息,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名 称 |
刊 号 |
刊 期 |
主办单位 |
主 编 |
常州广播电视 |
CN-32-0082 |
周报 |
常州广播电视学会 |
钱中苏 |
武进日报 |
CN-32-0116 |
日报 |
常州日报社 |
孙泽新 |
江苏工业学院报 |
CN-32-0824G |
半月 |
江苏工业学院党委 |
胡学琦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报 |
CN-32-0857G |
半月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党委 |
王学华 |
常州工学院报 |
CN-32-0862G |
半月 |
常州工学院党委 |
熊焱生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报 |
CN-32-0856G |
半月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党委 |
万国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