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案 号 |
0294 |
提 案 者 |
宋江等14人 |
案 由 |
关于“老城厢复兴”应循序渐进的建议 |
背 景 情 况 |
2020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两大热点是一“新”一“老”:高铁新城建设和老城厢复兴。市委市政府逢会必讲,是否深入人心?见仁见智!高铁新城“中轴崛起”的雄心值得称赞,今姑且不论。对老城厢复兴,社会反响很大。 |
问 题 分 析 |
1. 老城厢复兴,初衷是业态复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商业经济受到“网购”的巨大冲击,老城厢商铺空置率居高不下,加上全市数十个商业综合体的消费分流,老城厢要复兴商业繁荣,恐非一日之功! 2. 老城厢复兴,首先要文化复兴。没有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复无据、兴无根,乡愁无魂;作为常州传统文化载体的“老字号”“老品牌”并没引起各界重视,更无复兴计划。 3. 老城厢复兴,不等于大拆大建。在历次旧城改造运动中,城市肌理都改变了,想从形态上还原老城厢,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就算来一次大拆大建,也只能造就一批“假古董”,不伦不类,带不来商业繁荣、百业兴旺。 4. 老城厢复兴,因无规划,几近“混战”。以“老城厢复兴”名义开展的市容环境整治,扰民伤财,值得商榷,一些做法违背了初衷,甚至背道而驰。比如:为了市容“绝对干净”或绝对安全,一律拆除彰显市场繁荣的楼顶广告和方便市民辨认的店招,是因噎废食。再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开街以来,去年受疫情影响,商户苟延残喘,刚有点生机,有关部门突然通知“气改电”,用电磁炉就绝对安全了?没烟火气的青果巷还是老城厢吗?恐又将成为“鬼街”。 5. 老城厢复兴,不是简单的铺砖修坛种树、管线入地穿衣戴帽,不能急于一时。因“老城厢复兴工程”,到处尘土飞扬,噪音污染,交通几近瘫痪,乱七八糟,市民工作生活极为不便,怨声载道,老城厢成人们最怕去之地。 |
对 策 建 议 |
1. 高标准、高起点、全方位制订“常州老城厢复兴专项规划”,纳入市“十四五规划”。事先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民意,汲取民智;事中宣传发动,民生为本,集聚“人气”。 2. 市场化推动南大街商圈、文化宫城市客厅等老商业街区产业转型、业态升级。政府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如租金减免、新业态孵化等,为老城厢带来“财气”。 3. 让老城厢精华前后北岸、青果巷活起来、旺起来,生态、文态和业态“三态融合”,成为老城厢复兴成功范例,促进西直街、大庙弄等老街古巷改造,打造老城新亮点。 4. 振兴“老字号”“老品牌”,复兴百年老店,重视常州方言、常州习俗、常州非遗的传承,利用老旧建筑设立传习所和展览展示、交流体验的文创空间,为老城厢植入“文气”。 总之,老城厢复兴不能一蹴而就,应循序渐进,做精品需要时间打磨,出精品需要财力支撑;应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例如:市容环境整治和街巷里弄改造,可等6月份地铁二号线开通、老城区交通拥堵情况疏解后,再逐步实施,而不是现在这样抢工突击,激化矛盾,引发民怨。事缓则圆,有序则顺,疫情当下,“六稳”“六保”才是最大的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