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案 号 |
0090 |
提 案 者 |
宋乃平等5人 |
案 由 |
关于我市城市管理实行“路长制”的建议 |
背 景 情 况 |
常州市城市建设工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如何推动城市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有必要探索一条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的新方法。实行“路长制”无疑是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好举措,按照一路一长、条块结合的原则,将城市管理触角伸到大街小巷,切实把城市管理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最后一人”,着重解决过去“没人管”的问题,有效地推动我市城市化管理水平。 |
问 题 分 析 |
城市道路作为展现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如何维护好、管理好这个窗口,是体现一个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现在的城市道路管理主要存在下面这些问题: 1.部分路段卫生保洁不全面。特别是绿化带中,建筑垃圾、塑料带、卫生纸等时有发现。 2.部分路段破坏绿化没人管。破坏绿化的情况主要有(1)商户破坏:商户毁绿铺路、毁绿做停车位;(2)汽车等机动车破坏:主要是部分道路不监控,车主会把车停到人行道上和绿化带中。 3.绿化补种不及时。有的绿化破坏后,没有补种,直接硬化,有的就没人管。 4.道路设施损毁不及时维修。部分道路的路牙、人行道路面等损毁严重,长期没人管理和维修。部分有维修则原本是大理石路面,而用水泥抹平。 5.市民参与度不高。有破坏城市形象的现象,市民不知如何反映,不知哪个部门管。 |
对 策 建 议 |
建立“路长制”,可以协调解决道路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市容秩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城区主次干道实际情况,划分若干道路网格,设定管理每条道路的路长,并配合职能部门加强道路交通秩序中的薄弱环节管理。 1.建立路长公示制度。每条道路均应划分责任路段,在道路沿线醒目位置设置“路长”责任现场公示牌,标明路长姓名职务、管辖路段、工作职责、工作范围、联系方式等信息,向社会公示。除了对路长的职责范围有明确要求,还要确保“路长”电话24小时畅通,及时处理群众投诉问题。实现道路环境卫生、清扫保洁、交通秩序、违法经营、绿化维护、文明行为等统一监管。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专题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安排部署阶段性重点工作。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定期组织各级“路长”、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群众代表等召开的协商会议,通报“路长制”工作情况、反馈各类问题的处置进度、了解群众需求、征集群众意见等。 3.建立人大、政协监督员制度。人大、政协要不定期组织现场视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团进行监督,成为监督道路管理的第三只“眼睛”,对各路段、区域总体情况进行民主监督检查。 4.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做到事事有回复,件件有着落。根据辖区道路管理实际,建立日常工作、日常管理、绩效考核、基本保障等工作制度。因地制宜确保日常管理切实有效。“路长”采用竞聘上岗,考核结果要奖罚分明,对管理好的“路长”进行奖励,对不合格的“路长”要及时撤换。 5.建立群众参与管理制度。积极动员群众参与管理,开展志愿服务,实施共建共管,结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加强电视、微信等媒体宣传力度,利用各类信息平台收集和处置各类“路长制”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加大路长制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提高社会知晓率,让全社会了解路长制的运行机制,增强公众信任,达成社会共识。辅以12319市民热线为补充,建立起组织有力、发现快速、处置高效、反馈及时的机制,这对于提升城市道路综合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市民对市容市貌的满意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