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案 号 |
0315 |
提 案 者 |
王寅等12人 |
案 由 |
关于在城市管理中洒水车作业规范操作的建议 |
背 景 情 况 |
曾几何时,我们不止一次被动充当过道边移动的绿植,裤鞋被一路欢歌的洒水车浇灌地湿漉漉的,也曾多次听闻私家车主抱怨自己刚洗过的车子,被洒水车喷溅起来的污水二次清洗,更有甚者惊呼,瓢泼大雨中,个别洒水车仍然奋斗在马路边边辛勤浇灌。据悉,国家每年因洒水作业浪费的水资源超过4000万吨,平均每次洒水作业,遭殃的车辆超过300辆。为此,不少人向市政建议,纷纷要求取消洒水车的日常作业。 |
问 题 分 析 |
道路洒水作业,本身是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降低雾霾、给空气降温和保湿、弥补道路两边绿化覆盖率较低而进行的一项措施,其本意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以下问题: 1、洒水车作业易祸及道路两旁行人、人行道板、共享租赁交通工具和旁边驶过的汽车,特别是刚刚洗过车的,很容易被污水再次覆盖。 2、洒水车作业看上去冲洗干净,但夏天蒸发快速的话,清洗效果一般,治标不治本,遇到枯枝烂叶或较大颗粒物的垃圾残留,需要人工辅扫。 3、洒水车辆驶过,用于提醒行人注意避让的喇叭噪音扰民,车速过慢易导致交通堵塞,遇到红灯停车时,水阀未及时关闭,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部分驾驶人员存在随意停车,甚至肆意变更车道的行为。 4、冬天或者北方部分地区气温较低时,喷洒后,积水结冰,反而易导致行人摔倒、车辆打滑等交通事故的发生。 |
对 策 建 议 |
1、相关职能部门编撰更为详尽的《洒水车使用和管理办法》,使得流程操作更加规范,加大对操作人员的宣讲及考核,要求驾驶人员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进行洒水作业,对线路、车速、喇叭提醒等作出明确要求。 2、压力喷头要降低高度,喷洒幅度控制在半米之内,避免喷溅;减少水流量,节约用水;车辆洒水作业后,辅以人工后续清扫,保持路面整洁;或者先进行清扫,后进行洒水作业。 3、优化洒水时间和频次,洒水时间应控制在晚上或者行人相对较少的时段,在早上5点到6点为宜。对于气温低于3摄氏度,易导致路面结冰等情况,停止洒水作业,对于夏天易蒸发的情况,适当增加洒水作业次数,对于雾霾天气严重或者车辆来往较多,污染较重的时段和地段,运用大数据分析后,灵活操作,也可以适当增加次数。 4、完善服务措施,综合优化各项服务品质。洒水车的作业,与道路设计、下水道管网铺设、地面绿色植物覆盖、人行道板铺设、车辆停泊和共享单车位置的设置息息相关,配套设施设计之初,就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使得整个行为更加高效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