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 内容
 
第9期 应倍加重视发展总部经济
发布日期:2018-03-13 浏览次数:  字号:〖
 
  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副主席韩红卫反映:近年来,我市对税收贡献大、创新成效好的企业持续进行表彰,引导企业争先创优,激励企业发展信心,体现了较好的政策效应。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接近13000亿元,工业基础实力雄厚,产业活力迸发,优质企业的发展路径和盈利模式日趋成熟,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标志着我市经济正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但随着我国中西部和东北等欠发达地区招商力度加大、“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以及商事制度改革,更多企业融入产业梯度转移和国际合作的大趋势中,一批实力强、规模大、发展后劲足的企业加大了生产、研发、投资以及市场布局的步伐,新城、月星、红星、金昇、九洲、天合等一批大企业率先实现跨国、跨地区发展,众多优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区域合作,企业资金或资本的“鸡蛋”不在一个“篮子”里正成为常态。面对制造转移、资金外流、民间投资审慎等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需要进一步引导企业扎根常州,增强底气,增加定力,鼓励综合实力强、社会贡献大、集团化发展的企业立足我市创新业创大业。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助推我市发展新优势,市委、政府应倍加重视发展总部经济,加强对总部企业的支持引导,进一步引育大企业、大项目、大集团,巩固培育重点税源,打造我市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凸显我市作为民营经济重点区域的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力。为此建议:
  1、探索设立总部企业大厦或者专题园区。依托我市科教城、江苏中关村、天宁金融商务区、苏澳合作园区等优质产业载体,以总部大厦和园区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总部经济需要的现代金融、国际商务法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现代保税物流等服务水平,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科技创新企业的总部企业提供优质的商务环境,促进形成总部企业创新创业的制高点。
  2、设立总部企业奖。对全市总部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研,明确总部企业的发展目标,适时建立系统化、差别化的总部企业激励机制,对领军型总部企业、集团化总部企业、国际化总部企业、成长型总部企业、功能性总部企业等分别给予政策激励。
  3、因地制宜发展总部企业。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各地产业优势和资源特点,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总部企业;着力加强产业链招商、生态圈招商,将财政引导、公共服务、社会服务贯穿于总部经济建设的各个环节,使“请进来”的优质企业牢牢扎下根,也使“走出去”的优质企业离土不离根,培育总部企业健康发展的深厚土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