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24日,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张连珍主席代表江苏省政协在会上作《突出提案工作全局性定位 提高提案工作科学化水平》发言,全文如下:
几年来,江苏省政协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牢牢把握提案工作全局性定位,以提高提案质量为基础,以增强办理实效为目标,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提案工作科学化水平,提案工作呈现出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参与、社会关注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提高提案质量
提案质量的高低,既决定提案本身的价值,也反映政协参政议政的能力水平。我们通过加强对委员的培训、给委员寄发《提案工作手册》和提案选题指南、召开党派团体提案征集工作座谈会、在提案文本首页增加是否经过调研和本人撰写等方面内容,帮助提案者把握高质量提案的基本要求和形成途径,引导提案者恪守服务大局的科学原则,坚持以质量求发展的科学导向,精心选择题目,广泛收集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运用提案这一履职形式,积极建真言、谋善举、献良策。本届政协以来,共收到政协委员、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各专委会提出的提案3678件,立案3435件。其中,与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这一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以及民生密切相关的提案,占立案提案总数的80%以上。许多提案既注重深入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又努力为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供正确的思路、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提案已成为政协富有特色的信息库和智力库,成为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社会动态、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为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我们注意把握“时间节点”,对全会期间集中提交的提案改一次审查立案为两次审查立案,努力增强提案审查立案的严谨性。全会期间,通过与提案者沟通交流和参加初审的党政职能部门业务骨干相互之间充分交换意见,提出立案的初步意向。全会闭会后,在对所有提案初审意见进行复审和会审的基础上,经提案委员会全体会议协商讨论形成审查立案报告,提请主席会议审议通过。对未予立案的提案逐件与提案者进行再沟通,并区别不同情况作妥善处理。
二、注重协商沟通区分层次,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增强办理实效是做好提案工作的关键所在。我们探索建立了双向互动的交办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提案交办的准确性。首先,对立案的提案特别是内容相对宏观和综合的提案进行重点梳理、分析研究,初步确定承办单位和办理方式。其次,在正式交办前增加网上预交办环节,将所有立案的提案通过网络平台先作整体预交办,请各承办单位在规定时限内上网阅读相关提案内容,提出初步办理意向,也可提出改办意见。最后,在充分听取党政职能部门意见后,确定每件提案的承办单位和办理方式。
为进一步推进提案办理,我们主动做好沟通工作,把协商作为提案办理工作的必要环节,注重区分层次、把握轻重缓急,努力从整体上提高提案办理水平,在协作中强化提案办理成效。一是广泛听取意见遴选重点提案。注重与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政协各专委会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沟通,听取各方对重点提案选题的意见建议,使得遴选出的重点提案既紧贴党政工作重点,又兼顾发挥政协优势。本届政协以来,我们将144件重点提案呈报给省委、省政府领导阅批,省委、省政府领导共127人次对其中的107件重点提案作出批示。二是积极沟通制订督办方案。一改原来就单件提案进行督办的做法,遴选同类型多件提案整合为专题进行督办,并按专题分别约请提办双方反复商谈,确保督办活动既组织有序又扎实有效。三是深入协商推进重点提案办理。在已有主席督办、专委会督办、各承办单位领导督办重点提案的基础上,本届政协通过召开主席会议,就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等重点提案进行集体督办,提升了督办的层次。督办活动融情况通报、现场考察、民主监督和座谈讨论于一体,较好地实现了提案办理中协商与监督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党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三、逐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着力提高工作水平
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是做好提案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以修订《提案工作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突出协调配合,发挥集成作用,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联合办理、整体推进、协调高效的提案工作运行机制。
一是跟踪督办机制。对一些事关全局、涉及民生的提案,通过建立跟踪督办机制,确保提案提出的合理建议得到采纳、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政协年年都有许多这方面的提案。从2009年起,省政协主席张连珍率部分省政协委员和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连续四年跟踪督办,既听取承办单位和市县党委政府的情况通报,又走村串户组织实地调研;既听取提案者的意见建议,又广泛了解社情民意,推进了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农村改水规划如期实现,农民群众从中得到实惠。
二是办理评价机制。增加对承办单位“办理答复是否有针对性”的考核,有效改变了以往有些承办单位“答非所提”或“以工作汇报代替提案答复”的现象。对办理态度和办理结果不再以“是否满意”进行笼统评价,而是通过“同意”、“理解”或“不同意”等作更加客观的具体评述,努力构建和谐互动的提办关系,有效调动提办双方的积极性。几年来,承办单位办理答复的针对性达98%,提案者对办理工作的认可度保持在97%左右,提案办理过程已真正成为充分协商、集思广益、求同存异、增进共识的过程。
三是提案宣传机制。注重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加强与提案者、承办单位以及市县政协的联系,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提案工作的良好氛围。2008年起,在《新华日报》“团结与民主”专版全方位宣传提案工作,对提高提案工作质量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2009年起,又在《江苏政协》开办“提案故事”栏目,对重点提案、典型提案的办理成效进行生动、鲜活的宣传,让社会各界更直观地了解提案形成及办理过程中的亮点。目前,已刊发提案故事32篇。
四是网络服务保障机制。主动适应当今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对原有提案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换代,新的系统实现了统一数据中心、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用户管理、统一安全机制。依托省政协门户网站面向提案者,实现涵盖提案提交、审查、交办、办理、答复、反馈、查询、统计等工作全过程,逐步实现提案工作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和管理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