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远,风雨同行,万里路遥,不忘初心。
他相继被评为常州市“最美拥军人物”“江苏省双拥先进个人”“《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入围奖”。
一串串坚实的足迹,连接昨天、今天和明天,为了履行军人的承诺,为了担当企业家的使命,为了开创企业更加美好的未来。樊荣良,这个退役军人,他致富不忘拥军,发展不忘爱国,他,一直在路上。
“华达是一支军队,严格服从统一;华达是一所学校,活泼友爱进取;华达是一个家庭,亲密信任温馨。”江苏华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大楼墙上的厂训,颇引人回味。“厂训”出自江苏华达化工集团董事长——老军人樊荣良,“将家庭的亲和、学校的进取、军队的拼搏熔铸成一种团队精神,打造一支富有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华达团队。”一直以来,这都是他的治企信念。樊荣良,作为江苏华达化工集团的董事长,搭建起对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的环境氛围,培养出一支充满活力又不乏压力的团队力量,发展了具有军队特点的华达文化,并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贫而思进,制度严明事业兴
樊荣良,七十年代当过兵。几年的军旅生涯,不光磨练了他的意志,还使他懂得了社会责任。部队退伍后,辗转开始创业之路。几年的军旅生涯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企业遇到困难时,也要像部队作战一样“不抛弃不放弃”苦练内功。他领导的一家默默无名的村集体小厂成长为现在年销售收入超过7亿元,利税超亿元的中小型化工集团公司。
1955年3月出生在樊家村委大樊家村的樊荣良,家里有三个姐姐,当时姐弟年龄相差悬殊,樊荣良上高中的时候父母都已经60多岁了,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劳动力,年幼的樊荣良不得不边学习,边挑起家庭的重担。读高中时边读书边劳动,早上开早工,下午放学回家再参加生产队劳动,由于他踏实肯吃苦,一年辛苦下来能挣300多个工分,相当于现在一个人可以养活2个人。19岁那年,樊荣良应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在部队他表现突出,第2年就被提拔为班长并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第3年被部队选派到工作队,被定为提干培养对象。由于家庭原因自己申请提前退伍。复员后,樊荣良在樊家村委电站工作。谈到那时候的生活,樊荣良无限感慨地说“那时候可真是苦啊,我当过兵,贩过鸡,卖过菜,放过水,养过猪”。这就是他当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樊荣良头脑灵活,敢拼搏,不怕苦,1982年他被乡组织部门看中,考察后任命为樊家村党支部书记,那年他年仅27岁。身为党支部书记,樊荣良压力很大,他很清楚自己年轻缺乏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因此他每天走村串户,访问农户拜访老党员老干部了解情况并谦虚地拜师学习。当时他们大队有2000多人,所有村民几乎都是靠种田为主,整个村子十分落后。年轻的樊荣良敏锐地意识到:种田是发不了财,致不了富的。要想村民过上好日子,就必须转移农村劳动力。于是他果断决策,与当时还是国有性质的农药厂合作,尽力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输送至该厂,并和工厂签订了劳动合同,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此举解决了30多位村民的就业问题。当时村民能去工厂上班无疑于找到了一个铁饭碗,很多人拉关系,托人情去找樊荣良帮忙,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了,就连亲戚也不破例,他说:“我们现在挑选进厂的都是困难的群众,走关系是绝对不行的。”就这样,他所带领的村委会领导班子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很多村民都说他们的樊书记铁面无私,讲原则。
“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樊荣良觉得,光靠和农药厂合作这种输血方式只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困难,要让所有村民真正脱贫致富,必须建立造血机制,拥有属于村民自己的厂子。敢想敢干,1988年,樊荣良所在的村集体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资不抵债,几乎没有人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樊荣良觉得危机中肯定也存在机会,他主动要求到村集体企业担任厂长。可是对于没有一点工厂经验的人要想办好企业谈何容易,有了厂房,有了工人,眼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厂里技术骨干的问题。“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才”。得知行业内有个叫丁亦斌的工程师是个化工人才,技术非常了得,樊荣良多次登门恳请丁亦斌加入自己的工厂,两年时间樊荣良也不记得吃了多少闭门羹,最终真诚和执着打动了丁亦斌,老丁自愿舍弃已有的优厚工作待遇,誓言跟随樊荣良同甘共苦,在丁工程师的带动下引来了一批人才。
人才的问题刚解决,工厂又面临另外一个重大的致命困难。1994年是工厂最艰难的一年,樊荣良也因此进入了人生的最低谷。工厂因为资金短缺,很难维持正常运转,更别提偿还供应商的货款了。当时有个新疆供应商听信传言工厂三个月将破产,不仅来厂里闹,还跪在樊荣良家里,说收不到货款就不起来。樊荣良把自己的信誉看得比命都重要,把自己家的房产证拿给供应商作抵押,他承诺客户困难只是暂时的,欠的钱一定在规定的期限还。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就这样他赢得了供应商的充分信任,在此供应商供应的原料近三十年来十分紧俏的基础上,与樊董事长公司保持了30多年的长期合作关系。为了筹钱,樊荣良向常工院老师借钱,向银行借钱。最让他动容的是那个借钱给他的银行行长说的一句话“老樊这个人,我信得过,现在他有困难,我们要帮一把,出了问题,由我来承担。”樊荣良没有让这些借钱给他的人失望,正如他经常教育员工的那样“对困难我们要有信心,对外我们要有信誉,这两个信字,是事业成功的必然基石。”公司先后被各有关部门授予“全国民政福利五百强”,“全国乡镇化工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樊荣良以严格管理、系统控制的制度来治理企业,要求管理者时刻作为制度、纪律的模范执行者,干部言行作风的影响力远远大过制度的约束力;倡导干部率先垂范,一如继往地严抓质量,重视环保投入,承担社会责任。华达化工集团下属有6个子公司,现有员工600余人,公司聚集了各种技术工程人员,技术力量雄厚。建厂三十年来,华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人为本、立足科技、不断创新,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的认可和褒奖。企业1996年至今先后获得“中国信用企业认证体系示范单位”“江苏省节水型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信用(合同)AAA级企业”“常州市明星企业”等称号;公司拥有发明专利7项,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和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的环境行为等级被市环保局评定为绿色,从未发生过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员工权益,为职工缴纳了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切实保障公司和员工的合法权益。2011年被评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2013年被评为“住房公积金制度执行先进单位”。
华达化工建厂30余年,经历多次转型,无论怎么转,环保都是第一位的,目前已成为国内甲萘胺、甲萘酚龙头企业。与华达合资的日本企业家向樊荣良伸出大拇指,美国上市化工企业董事会考察团在参观了企业后惊叹:“没想到中国化工企业的环保治理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富而思源,发展不忘拥军情
“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党的英明领导和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离不开人民军队捍卫的和平发展的环境。我们应该感谢解放军,拥军优属就是对军人最好的回报。”基于这种认识,樊荣良董事长一直热衷于支持部队建设并付诸行动。
2017年,樊荣良定向捐赠30万元,用于资助驻新北区部队困难现役军人家庭和新北区困难优抚对象家庭。近四年来,他每年都自掏腰包分别为驻区部队13名因家庭变故导致生活困难的现役军人送去慰问金,解除了战士家庭的燃眉之急。
这些年来,华达化工率先与驻区部队武警水电第五支队开展了军民共建活动,组织企业干部职工到军营过“军事日”活动,接受国防教育,活动既联络了军地的鱼水情谊,又让广大职工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深受部队官兵和职工的欢迎。每逢八一、春节,樊荣良都要带领企业干部慰问五支队在一线施工的官兵。2014年,对拥军工作乐此不彼的樊荣良觉得,应该将拥军事业从他自己的“一方敲锣”,变成全社会的“众人擂鼓”。为此,他牵头发起成立了常州市新北区“两新组织”拥军优属协会,协会把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当作唯一的宗旨。
每当遇到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他都会动员协会成员力所能及地伸出援助之手,有劳动能力的被安排到协会成员所在的企业里工作,或者介绍到其他适合的企业里工作,以提供就业的方式帮扶解困;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协会成员各尽所能,给予一定的救助,为其解困。每年“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或驻区部队执行重大任务时,樊荣良都会带领协会成员慰问驻区部队一线官兵。每年春节前,协会专门走访慰问新北区现役军人家属代表、困难退役士兵代表、重病现役军人代表、老复员军人代表、伤残军人代表、牺牲军人遗属代表等6类优抚对象,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
近年来,樊荣良足迹遍布新北区的每一支驻军,走遍全区各乡镇街道的每一个困难军属、伤残军人家庭,他和他的“拥军伙伴”们,每年都去东海防慰问海防官兵、到青藏高原看望边防战士。他和协会成员近年来先后共投入资金2000万元用于拥军优属、捐资助学、扶弱帮困。
樊荣良认为拥军工作“必须动员凝聚全社会共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形成合力。”在樊荣良带动下,新北区的双拥工作,从一曲曲独奏变成了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浑厚交响。
在得知以常州命名的舰艇“常州舰”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时,樊荣良主动联系新北区双拥办要求赴浙江慰问,2012年至2019年,他先后8次赴海军“常州舰”慰问,向官兵赠送慰问金慰问品40余万元。
因为自己当过兵,樊荣良他更能够深刻地领悟到部队官兵的实际困难,体会到军人家属的无私付出。华达化工有一名老员工徐冠珠,她是1991年进的单位,后来嫁给了福建平谭某部队的一名军人。当时,樊荣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每年安排她去部队探亲;生病住院时,亲自带领企业干部到家里慰问,对于孩子的学业也十分关心。徐冠珠十分感激这位董事长,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现在已被公司提拔为生产科科长。
不忘初心,积极投身公益行
“企业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而且是一个放大的人。”作为华达化工的董事长,樊荣良致力于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他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真诚回馈社会。
自2011年起,华达集团公司每年资助常州大学贫困学生10万元,签约期10年。2010年,樊家村巷上困难家庭周锡根家两个双胞胎姐妹上大学缺少学费,樊荣良知道后立即送去了5000元,尔后每年资助直至二姐妹大学毕业,鼓励两个孩子好好读书,以后报效社会。谈起这件事,两个双胞胎姐妹感激地说:多亏了樊总的慷慨资助,他们可以继续学业,等毕业后他们也要像樊总那样多做善事,回馈社会。多年来华达集团每年资助常州市新北区春之江教育基金会30万元,2012年被评为常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公司与腾龙社区樊家村委、春江镇黄海社区结成多个帮扶对子,每年为两社区捐款30万元开展结对帮扶,为残疾群众贫困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每年两次到周边社区对贫困家庭进行慰问、贫困助学,每年对企业内部有困难的职工进行补助,每年约有40名左右职工得到500-3000元的补助款,2016年积极参加省市工商联组织的“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活动,与盐城市滨海县吕滩村结对实施“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为村民安装路灯,并慰问部分贫困学生家庭、贫困党员家庭。
樊荣良不仅注重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增加经济效益,更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他积极回报社会,树立企业的形象。他始终没有忘记帮助他的乡亲父老,他心怀感恩,胸有大爱,回馈社会。自1994年至今,公司向残联、民政、慈善总会、儿童福利院等公益部门捐赠了近380万元,用以资助福利事业发展,改善残疾儿童生活,贫困帮扶助学等;汶川地震,举国哀痛,国难当头,樊荣良首先想到的是灾区的群众,想到的是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他号召公司全体职工为灾区人民捐款。在他的感召下,公司职工纷纷以民族大义为重,踊跃捐款。在帮助乡亲的同时,樊荣良也开展了其他慈善活动。近几年,他资助了龙虎塘中心小学自动化教学工程建设、龙虎塘中学电脑房空调建设、市政道路建设、资助新区老年公寓等近200万元。
华达化工作为市民建“信义企业”,积极参与创建双桂美食坊创业孵化基地,扶持45人创业;援建西南干旱水窖135口。积极参与“思源、甘泉”捐款活动,资助贫困乡亲们进行种植、养殖以劳动脱贫致富,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实际困难。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樊荣良真正做到了热心公益、回馈社会、富而思源、不忘桑梓。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善行无疆,樊荣良用自己爱心善举,帮助那些贫病幼弱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用他包容世界的同情心,显示了人生价值的所在。他不仅孜孜以求地开创事业的新高峰,更将他满腔的爱心洒满人间!
(欧阳忠民、沈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