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专题专栏>>戎耀龙城>>常州最美退役军人评选>>内容
为军旗增辉在第二战场
——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黄金村党支部书记严清华
  
发布日期:2021-11-15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81年初严清华接到退伍的命令,从地处延安的军营回到了应征入伍的江南水乡。不久他应召到县交通行业干起建桥筑路工人。1999年春天,他又听从组织召唤,离开优越的工作岗位,来到省级贫困村——黄金村,挑起了村书记的担子。20年来他以宁可苦干不可苦熬的信念,拼搏在脱贫致富的疆场,用奋斗的人生诠释军人退伍不褪色的光荣本质。

军营结情的三代军人

70多年时间的跨度,严清华家庭的三代人中有6人跨进军营。抗日烽火,茅岭独红。严清华的父亲严声祥,是早年参加新四军的老战士,在坚持敌后地下党对敌斗争中被捕入狱。在牢中饱受严刑拷打,坚贞不屈。1949年金坛解放,严声祥是金坛县朱林乡首届人民政府的乡长。晚年严声祥将自己一生的经历整理成回忆录,他嘱咐:“我的门第祖上无官守,无祖业,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斗争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代,我与老伴花锁风同舟共济六十个春秋,勤劳朴实,正直,厚道,奋斗不息的家风愿世代相传,发扬光大”。

严清华,1974年参军,部队驻防在革命圣地延安,他目睹了杨家岭窑洞、中共“七大”会址、三五九旅南泥湾垦荒工具,感受到西山脚下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谆谆教导,革命圣火的激励,在部队入党。红色的革命精神在他的政治生命中迸发出无穷的张力。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义务劳动,积极参与改造荒山荒田爱民活动,在为毛主席纪念堂选挖青松、黄陵县地方水利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中表现突出,八次受到上级嘉奖,成长为一名具有坚定信念的革命战士。

父辈的故事在严清华的儿子严小兵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根,从小他便知道红旗为什么那样鲜艳,他也知道共和国的成立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渴望像父辈一样成为一名威武的军人。1998年学校毕业后,他不为企业高薪所动,积极响应祖国号召,踊跃报名参军,服于常州武警部队,开始了在部队广阔的天地里锻炼成长,并在部队入党,评为优秀士官,2005年转业在常州市国土系统工作。

带头苦干的三黑书记

上级党委让严清华到地处茅山老区的黄金村做书记,当年这个村是“行无路、富无门,集体空、农民穷,班子散、人心乱”的省级贫困村,村里抛荒田多、贫困户多、干群矛盾多、上访问题多,路难走、船难行、地难种、钱难挣。

严清华到任后与村班子成员一道响亮地喊出了“宁可苦干,不可苦熬”的口号,从群众最盼的做起,最怨的改起,发扬“拼”的干劲,放弃节假日加班1000多天,每年的除夕和大年初一,他都住在村里给烈军属和贫困户拜年。生病住院也是打完吊针就回岗位工作。积累积劳使得他在2005年累的胃出血,瞒着大家住院5天,靠接听电话办理了47件事情;2010年水稻插秧中不慎跌伤,拖着整条青紫的腿仍在田间劳作;2011年秋去南昌跑市场,车祸中破碎的玻璃溅入了左眼,他忍痛办完了事才回村;2014年他患肝病手术10天后就回岗做事;长期的超强劳作使他伤痕累累,常常将煎熬好的中药装入茶杯放在包里;20年来他多次掖着住院通知而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有4位亲人在临终前没能见上最后一面。严清华对事业竭精禅虑,憔悴了身心,村里村外人都称他“三黑书记”。一是黑皮红心。他黝黑的面孔闪烁着一双智慧的眼睛,忙碌的身影起早贪黑,干活在田间、走访在农户、闯荡在市场。虽然他面肤黝黑,但他有一颗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赤胆红心。他靠苦干起家,创新兴村,硬是苦干将一个贫困落后的黄金村建成了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二是黑土变金。回村做书记20年来,他想尽办法将贫脊的黑土地作为打造有机软米的种植基地。领办了有机稻米、农机、农地专业合作社和江苏黄金村食品有限公司。他天不亮出门,披星戴月回家,带领乡亲们在这片黑土地上,种出了享有全国畅销品牌、江苏省名牌的有机软米,使黄金村的农民丢掉了“泥饭碗”,捧上了“金饭碗”。三是黑白分明。他办事铁面无私,公正严明。他有一副硬骨头,时时注重打铁先得自身硬,做到吃苦在前、不谋私利、甘于奉献;他有一套硬本领,提出困难面前说办法,目标面前见行动。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大事干成事;他有一种硬作风,困难面前不泄气,总是高强度快节奏、先干快干,坚持承诺的必须做到,做到的比承诺的还好。

刻苦学习的三高书记

严清华当兵是军营的好战士,当工人是行业的先进生产者,当村书记是脱贫致富的劳动模范。他干一行爱一行,行行是状元。

严清华的工作动力来自于他孜孜不倦的刻苦学习,他学习兴趣很浓,挤时间参加培训,每天还坚持2个小时的自学;学习内容很广,囊括了政治、党务、法律法规、经济、农业科技、农业气象、农民合作社丛书等。坚持读原著悟原理与实践相结合。多年来他记下了民情与工作日记40多本300余万字,从一个跨界转行的农业门外汉获得了高级农艺师职称。成为帮助农民生财致富的田秀才,他领办的三个农民合作社有2个获得了全国示范社称号,他自己也从农民合作社初级经纪人、中级经纪人、高级经纪人职称;带头为农民闯市场,开展线上线下营销农产品,取得了2.3亿的销售业绩。他开创了集体领办农民合作社的新模式,探索出成员利益最大化的新机制,编写了农村工作十大方法和合作社典型案例、帮带出一大批青年干部和合作社骨干。获得了国家设计专利7项,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他本人也被国家人事部和供销总社授予合作社高级管理员称号。

为民办事的三级代表

严清华在部队是学雷锋积极分子,早在1975年他就被陕西省军区独立团选举为出席省军区共青团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回村后坚持解民怨、需民盼、为民干,从2001年起当选金坛市(区)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届人大代表。2010年当选为常州市十一、十二届党代表、2012年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2016年当选为江苏省第十三届党代表。在代表履职中,他将工作岗位和履行代表职务有机相结合,将日常工作岗位作为履职路径,既谋岗位工作,又谋代表职责,既谋经济,又谋稳定,既谋内部管理,又谋外部交往,既谋田间车间,又谋市场营销。他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多学习,勤思考才能吃透上情、摸透民情。农村工作散、农民增收难,基层工作热点多,难点多,只有学习多,才能知识多,才会办法多。把学习当着组织最好的关怀,最优厚的福利”。他在工作中做到有主见、不主观,能果断、不武断,坚持个别酝酿、集体协商、民主决策、会议决定、分工去办、相互补台、通力合作。对人员使用,一事一议、涉农补贴、土地征用、建房、土地发包、经济承包、工程招标、结对帮扶、低保户、五保户、计划生育指标、独生子女奖励金申领户、建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等全部实行公示,做到阳光操作,使村民对村务、社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得到了落实。

他坚持心为民想,行为民动,责为民担的代表职责。通过调查,针对原竹箦水泥厂、盘固水泥厂烟尘、粉尘对周围农民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薛埠通航河道驳岸工程、薛埠大河因疏竣河道造成300米圩堤坍塌加固工程、盗窃农业电力设施案件高发、方便唐王邮政服务、唐王集镇路灯、下水管道设施、黄金闸、洛公闸的改造与维修、方麓至唐王道路翻修、薛埠集镇路灯设施、朱林至后周、朱林至西岗道路新建、三星村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开通农村公交车、年老村干部生活待遇和在职村干部的工作报酬及职业化农民的培养与使用、妇女队长岗位补贴、西岗自来水厂接通长江水、唐王化工企业的监测排污、村级资产的确权发证、提高乡村医生报酬、递补村医务室人员、土地休耕生态种植、金西工业园的建设、茅山旅游公路建设等关系到稳定发展和群众利益的大事都先后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37项议案和建议,受到上级人大工作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被评为人民满意代表。

倾注双拥的三份真情

严清华将拥军、拥政、爱民的三份真情化作为双拥工作的热情,他与村委一班人坚持做到平安不忘拥军,幸福不忘拥政,为民不忘爱民。他经常关心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送去党组织的温暖。严清华心系国防,他常说:拥军就是要学习解放军,热爱解放军、支持国防建设。2003年常州市委常委、军分区邵志明司令员来到村上蹲点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从2005年起金坛市(区)人民武装部与黄金村开展文明共建和扶贫帮困活动,先后有3名部长、2名政委将选民关系迁到黄金村参加县区人大代表选举,都高票当选人大代表。他还常常邀请部队首长指导村的军事日活动。每逢八一或春节,他也常常与村干部一道带上农产品到军营慰问。严清华还把对军队和军人的崇爱、拥军的激情转化在征集新兵和安置退伍老战士工作上。他任民兵营教导员多年,在他的心里哪一家孩子到了应征年龄,家庭情况、兵员体质、应征激情如何都了然于心。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有少数应征青年家庭思想有波动的时候,严清华总是及时赶到他们家中给他们开家庭会,讲清国家兵役法的道理,以他的经历引领应征青年报效祖国,有19名应征青年到部队大熔炉锻炼成长。每年新兵入伍,村上都要请他们的家庭成员吃光荣饭,拍光荣照、开欢送会,敲锣打鼓一直送到新兵集结地。他把爱民的真情体现在关爱退伍战士身上,每年老兵退伍回到家门,他都第一时间赶到家中沟通了解,介绍地方发展情况,鼓励他们服预备役,并根据个人特长为他们联系工作和选送到村里任后备干部。经过培养锻炼其中一名输送外村担任村支书。为了体现军人的荣誉,他亲自将106名退伍军人列上光荣榜,张贴村委会醒目位置,真正体现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一次参军,一生光荣。

军魂闪光在三农疆场

严清华在部队当过机枪手,种过菜,烧过饭,操作过工程机械,有过硬的机械维修和电焊技术,在军事训练、军工生产和支民服务中8次获得上级嘉奖。是超期服役的老班长。1999年严清华离开了优越的交通岗位来到黄金村。黄金村四周环水,土地贫脊,交通闭塞,是一个一无山、二无滩、更无依靠大老板的穷村。

当时的民谣:“黑粘土象粘糕,大锹挖甩不掉,太阳晒硬如刀,又漏水又漏肥,肚皮饿得叽呱叫”是黄金村的真实写照。

为了脱贫,他响亮地喊出了“政治激发精气神,奋斗改变贫困村”的口号。实干中保持拼的干劲,以个人的苦换来贫困户的幸福,以一个班子的大苦换来集体的大发展。硬是肩挑7万多方土新建5.7公里的交通大道。引导村民迁移祖坟600余座,迁并空心村5个,复垦整治土地3000亩。筹措资金1600余万元兴办村级公益设施,新建桥梁12座,村组道路29公里,防渗水渠3万米,河堤驳岸1800米,加固防汛圩堤7公里,栽种树木2万棵,彻底改变了路难行、田难种、水难通、产量低生产状况,实现了田成片、树成行、渠通畅、路宽敞、轿车通家门、机械到田头、植保用飞机的梦想。建成了有机、绿色软米特色村,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他坚持运用党的现行政策,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将土地流转规模化与生产标准化相结合,由卖原粮向产品深加工转型,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新技术、新农艺,选用适味型软米水稻品种,用绿色和有机的低碳生产模式,以一粒大米精细加工成9个产品,坚持足功足料做产品,货真价实做销售,硬是在五湖四海敢闯、高端市场敢抢、国企央企敢进中拓展市场。近几年来他带领团队背着产品找人才,背着产品建渠道,建成以“黄金村”为域名的电商销售平台,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融合发展。让村民们感受到“创业有奔头、务工有盼头、生活有甜头、养老有乐头”。建设成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示范合作社、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常州市、金坛区小康家园示范村。农民收入从0.17万元/年增加到2.68万元/年。村集体收入从2.2万元/年增加到470万元/年,村级资产从9.1万元增加到2800万元。他本人被评为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最美基层村干部、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省脱贫致富先进个人、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优秀理事长、常州市改革开放40周年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严清华以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听党召唤以村为家;以不怕死不怕苦的革命精神,担当吃苦甘愿吃亏;以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抢抓机遇带头实干。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形成了干事成业的拼劲,破困解难的勇气;求知求新的钻劲,锐意进取的朝气;服务村民的亲劲,创新发展的势气;持之以恒的韧劲,忠诚担当的正气的新时代黄金精神。先后有1700多批次6万余人次到村观摩交流,黄金村成为农村后备人才农业实训基地,一大批青年人在这里茁壮成长,带着黄金精神走出去成为农村工作的骨干。

军营生活锻造了严清华牢记使命的钢铁意志,培育了忠诚担当的优良品格。他40多年不停追求的脚步,扎扎实实走过了部队献青春、立功授奖当好兵;地方再就业、不忘传统是好汉;听命挑重担、汗水洒田间、甘当农民致富领头人!他不忘初心,为军旗增添新的光彩!

主办单位:常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网站地图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6楼 联系电话:0519-85686190 邮 编:213022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110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