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就业援助专栏(历史专题) >> 政策规定 >> 内容
常人社发[2017]226号关于印发《常州市公益性岗位开发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03-26   来源:人社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常州市财政局

 

常人社发〔2017226


关于印发《常州市公益性岗位

开发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

现将《常州市公益性岗位开发认定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溧阳市、金坛区和武进区可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附件:1.常州市公益性岗位开发认定管理办法

2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申请表

3同意申请公益性岗位委托代理协议

4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申请汇总表

5常州市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公益性岗位认定

申请表

6.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人员使用增减变动申报表

7常州市区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

贴花名册

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7831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常州市公益性岗位开发认定管理办法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富民增收培植常州幸福树的实施意见》(常发〔201723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管理,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特制定本办法。

一、公益性岗位的范围

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出资或社会筹资开发,专门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符合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包括:

1. 公共管理类岗位。主要指面向街道(镇)、行政村行使协管职能的岗位,如劳动保障协管、城市协管、流动人口协管等;

2. 公共服务类岗位。主要指街道(镇)、社区(村)的公共服务岗位和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形成的服务性岗位,如保洁、保绿、保安、车辆看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敬老托幼服务等;

3.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岗位。主要指在残疾人之家内从事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管理和服务的岗位;

4. 其他经认定的就业岗位

二、公益性岗位的开发认定

(一)公益性岗位的开发

根据全年专项资金预算情况,以及各区就业困难人员数量情况,按照总量控制、因事设岗、动态监管的原则,统筹下达各区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数量。切实加强公益性岗位的规范运作,并根据市下达就业援助目标、资金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适时调整公益性岗位的规模、种类。各区、街道(镇)可委托一家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为辖区内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的单位(以下简称承接管理单位)。

(二)公益性岗位的认定

124类岗位按以下流程申请、审核:

1)申请

有公益性岗位需求的用人单位或承接管理单位应向单位所在地街道(镇)人社服务中心(所)申请,填写《常州市公益性岗位认定申请表》(附件2),并提供单位合法证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承接管理单位还须提供其与区人社部门、街道(镇)政府签订的《同意申请公益性岗位委托代理协议》(附件3)原件1份。

2)审核

结合年度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各街道(镇)人社服务中心(所)对受理的公益性岗位进行初审,填写《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申请汇总表》(附件4)并核实后报区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复审,区劳动就业管理机构于每季末月5日前汇总上报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

3类岗位按以下流程申请、审核:

1)申请

有公益性岗位需求的残疾人之家应向所在地区残联申请,填写《常州市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公益性岗位认定申请表》(附件5),并提供单位合法证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2)审核

结合年度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区残联对受理的公益性岗位进行初审,填写《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申请汇总表》(附件4)并核实后报市残联复审,市残联于每季末月5日前汇总并报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

3)公示

对审核通过的公益性岗位,由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通过常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进行公示,公示时间48小时。经公示无异议的,正式认定为公益性岗位。

三、公益性岗位的上岗手续

用人单位或承接管理单位通过公开招聘或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推荐,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上岗,按规定办理录用、参保等手续后,应填写《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人员使用增减变动申报表》(附件6),并提供与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向单位所在地的街道(镇)人社服务中心(所)申报公益性岗位用工情况。各街道(镇)人社服务中心(所)对公益性岗位用工情况进行核定。

用人单位或承接管理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安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推荐的就业困难人员。上岗人员的岗位不应随意调整。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岗位的,应及时申报。

四、公益性岗位的扶持政策

1. 公益性岗位吸纳初次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人数给予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以下简称两项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其中,吸纳初次认定的“4555人员就业的,可享受两项补贴,期限不超过5年。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为同期最低工资标准的35%社会保险补贴按当年度市人社局公布的月最低缴费基数计算,按用人单位为所招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单位应承担部分给予补贴。社会保险费个人应承担部分仍由本人负担。

2. 公益性岗位吸纳再次认定的“4555人员就业的,可享受两项补贴,期限不超过5年。补贴标准按同期两项补贴标准的50%执行。

3. 公益性岗位吸纳再次认定的残疾人员就业的,可享受两项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补贴标准按同期两项补贴标准的50%执行。

五、公益性岗位的补贴发放

用人单位或承接管理单位于每季度首月8日前申报上季度公益性岗位的补贴,携带《常州市区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花名册》(附件7)、与申请补贴人员签订的在有效期内的劳动合同原件等材料,向单位社会保险登记地的街道(镇)人社服务中心(所)办理申报手续。公益性岗位的两项补贴由街道(镇)人社服务中心(所)受理初审,区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审核,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汇总后,报市财政局审批。经市财政局批准后,将两项补贴资金拨付至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将补贴资金拨付至用人单位。

六、公益性岗位的管理

1. 强化监管责任。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强化公益性岗位监管责任,不定期对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社保缴纳、薪酬待遇发放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弄虚作假、侵占挪用等行为的,立即取消其享受补贴资格,依法追回补贴资金,并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

2. 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或承接管理单位应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在岗情况的管理,建立工作考核台账,如发生岗位变动(包括工作地点变化、人员更换等),应及时向单位所在地区街道(镇)人社服务中心(所)申报。要严格按照规定办理公益性岗位的认定及补贴申领手续,主动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向公益性岗位人员支付劳动报酬,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的工资收入不得低于同期最低工资标准的1.1倍。

3. 建立公益性岗位退出机制。对连续6个月无就业困难人员在岗的公益性岗位予以核减。对在公益性岗位就业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而用人单位、承接管理单位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并经核实的,将不再受理该单位公益性岗位人员申请。

4. 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中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七、各区新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优先安排适合岗位要求的登记失业残疾人和退役军人就业。

八、就业困难人员的界定,按照《常州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办法》文件执行。

九、本文件自201811日起施行,以前政策与本文件不一致的,以本文件为准。


附件2

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申请表

申请单位(盖章)

单位地址

经济性质/单位类型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联系电话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提供的公益性岗位情况

岗位类别

岗位/工种

名称

岗位数量

估算月薪

(元)

街道(镇)人社服务中心(所)意见

经办人:           负责人:           

(单位公章)                                

区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初审意见

经办人:           负责人:               

(单位公章)                                

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认定意见

经办人:               负责人:

                  

(单位公章)                               

说明:1.经济性质/单位类型:企业(社会团体)、机关事业、个体工商户。

2.岗位类别填写: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残疾人辅助、其他

3.本表一式三份,由区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申报单位(承接单位)

各存一份。


附件3

同意申请公益性岗位委托代理协议

甲方(区人社部门或街道、镇政府):________________

乙方(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现委托乙方代理开发辖区内公益性岗位。乙方应依法、依规开发公益性岗位,并按公益性岗位管理要求,按时申报岗位开发情况和用人情况。

甲方(公章)                 乙方(公章)

法人代表(签章)              法人代表(签章)

                              


附件4

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申请汇总表

序号

申报单位名称

经济性质/单位类型

岗位类别

申报岗位/

工种名称

岗位数量(个)

月应发劳动

报酬估算(元)

 

街道(镇)人社服务机构盖章                          区劳动就业管理机构(盖章)                            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盖章)

                                                                                                   日

注:1、本表由街道(镇)人社服务机构汇总填写报区、市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审核。此表一式三份,街道(镇)、区、市各存一份

2、经济性质/单位类型:企业(社会团体)、机关事业、个体工商户。

3、岗位类别填写: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残疾人辅助、其他。


附件5

常州市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

公益性岗位认定申请表

申请单位(盖章)

单位地址

经济性质/单位类型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联系电话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提供的公益性岗位情况

岗位类别

岗位/工种

名称

岗位数量

估算月

薪(元)

区残联初审意见

经办人:           负责人:               

(单位公章)                                

市残联复审意见

经办人:               负责人:

                  

(单位公章)                               

市人社部门

复核意见

经办人:               负责人:

                  

(单位公章)                               

说明:1.经济性质/单位类型:企业(社会团体)、机关事业、个体工商户。

2.岗位类别填写: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残疾人辅助、其他

3.本表一式四份,由区残联、市残联、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申报单位各存一份。


附件6

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人员使用增减变动申报表

                                                                                                                 ____页,第____

单位名称(章):                           单位编号:                  单位类型:              

序号

身份证号码

就业创业证号

 

困难类别

岗位名称

增减变动情况

备注

增加

减少

录用

内部

调岗

单位辞退

本人辞职

内部调岗

其他

填报人:                      填报日期:                联系电话:            街道人社服务机构审核(章):

注:1、单位类型:企业(社会团体)、机关事业、个体工商户。

 2、人员类别: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类别,如“4050人员“4555人员残疾人等。

3、岗位名称:单位申报并经人社部门认定的公益性岗位名称。

 4、增减变化情况对应项目请打“√”

5、此表一式两份,人社经办机构、单位各一份。


附件7

常州市区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花名册

年第    季度

申请单位(盖章):                                  单位社会保险代码:            

单位开户行名称:                      单位银行账号:

 

 

身份证号码

就业创业证编号

个人社会保险代码

补贴对象类别

社保补贴申请月份

社保补贴金额

合计(元)

公益性岗位补贴

岗位补贴申请月份

岗位补贴金额

合计(元)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本表一式三份,街道人社服务机构、区劳动就业管理处、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各存一份。


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7831印发

[打印] [关闭]
 
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8层 劳动保障咨询电话 0519-12333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0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