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生育保险专题(历史专题) >> 工作动态 >> 内容
聚焦经办信息化建设 服务效率实现新提升
发布日期:2018-09-28 浏览次数:  字号:〖
 

    面对当今大数据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2017年,常州市社保中心秉承敢于担当、敢于创新之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将社保经办管理与信息化的新理念、新模式、先进技术完美融合,大力推进金保二期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社保”项目建设,打造“社保微信”平台微服务,有效提升经办服务效率。

    一、金保二期项目建设强推进

    市社保中心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重点围绕网厅一体化建设,同步开展业务财务一体化、业务档案一体化,全力推进线下业务网上办理,进一步实现自助服务平台的查询服务多样化,大力推进金保二期项目建设。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社保经办机构金保二期信息化改造工作组,原“电子社保”推进工作组工作内容并入实施。统筹谋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有序推进。根据社保经办业务实际,制定对接服务需求任务表,进行系统分解需求对接任务。逐一明确牵头领导、落实科室、明确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截止12月,第一轮需求调研主要完成826个模块需求初稿,业务财务一体化、业务档案一体化需求也在同步开展,公共服务(网厅、自助一体机、手机APP)社保相关的60多个事项已先行上线,其余10多个正在测试。同时严格测试标准,按业务类型抽调各科室业务骨干组成业务测试组;根据项目进程制定测试计划,明确业务测试目标、测试范围、任务进度,确保业务系统能满足经办管理的现实需求。三是着力上线运行,强化工作实效。积极做好金保二期系统上线期间的各项应急预案设置,分门设置窗口经办组、两定单位组、基层业务组问题处理预案,尽量做到有备无患。同时做好人员培训,中心组织骨干对辖市区经办人员、参保单位经办人员及中心业务经办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系统上线后人员对新系统的初步熟悉程度,尽可能减少新系统对业务开展的影响。

    二、“互联网+社保经办”服务能力再提升

    社保中心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保经办”模式,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社保经办服务。一是不断完善网办CA功能。服务对象从普通企业扩大至部省属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增加企业社保费常规补缴等功能。目前市本级CA用户10236家,参保人数41.59万人,分别占总参保缴费单位数、总参保人数的34.5%77.9%二是引导社保关系网上转移。截至12月,网办转出共申请4817人次,成功转出4720人次,申请成功率在98%。网办转入共申请125人次,成功转入76人次。三是拓展生育待遇网上支付功能。10月上线的新版网厅中,增加了单位在网厅申报时进行人员身份信息与金保系统核对、申报待遇信息与金保核定信息进行核对等多环节控制。在二期中心端程序中,扩大了申报时间范围、申报待遇范围、单位申报范围,完善申报信息反馈。截至12月,网上申报1065人,网上申报成功765人,发放生育待遇共1200万元。

    三、“互联网+社保服务”服务水平再提升

    市社保中心积极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大力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力度,推动社保经办管理和服务的变革,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可及的社保服务。一是人脸识别系统助力经办服务。开发人脸识别系统应用于门诊慢性病鉴定的体检环节,已完成信息注册7168人次,现场比对3872人次;异地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比对成功率百分之百。2017年启用“人脸识别系统”网络认证模式,已1624人通过人脸识别手段认证成功。二是掌上“微服务”便民零距离。拓展“常州社保”微信功能,新增电子个人权益清单、居民医保缴费等功能,截止12月份,平台关注人数近18万人,绑定人数达7.5万人,与网友互动交流数千次,关注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截止12月底,已有7539人通过“常州社保”微信平台成功缴费,真正实现参保缴费与待遇享受无缝衔接。“常州社保通”APP也全新亮相,真正实现了指尖上的社保查询全覆盖。

信息化经办,是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的发展方向,是提升社保经办机构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将以金保二期金保二期综合业务上线为契机,以当前办事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经办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

 
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C) 版权所有
劳动保障咨询电话 0519-12333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0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