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常州市精准就业创业扶贫专题(历史专题) >> 扶贫动态 >> 内容
南夏墅街道人社所走访低收入农户
发布日期:2017-10-08 浏览次数:  字号:〖
 
   

南夏墅街道人社所走访低收入农户

 根据《关于做好全区精准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武就服20175)文件精神,南夏墅街道人社所组织开展低收入农户劳动力调查摸底工作,对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低收入劳动力建档立册。812日,南夏墅街道人社所充分利用“村村到,户户访”访贫问苦调研走访活动契机结合正在推进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工作,分别走访了三河村和万塔村的低收入农户家庭。

 在面对面走访中,人社所工作人员与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员进行交流,摸清实情,掌握致贫原因,听取他们的意愿,并采取“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方式,与有劳动能力、创业意愿、子女上学的低收入农户开展结对帮扶,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岳汉俊是南夏墅街道三河村的低保贫困户。家中有4口人,岳汉俊是个木匠,没有稳定的收入,妻子沈丽萍在工厂做帮厨的工作,月收入不满两千元,家中还有两儿子。大儿子岳铮今年26岁,小儿子岳洋16岁,两人都患有遗传性血友病,每月打针治疗费用大约在5000-6000元左右。多年下来夫妻俩已经负债累累,无力承担两个孩子的医疗费用。大儿子岳铮因病初中未毕业,由于凝血功能障碍,轻微受伤都会血流不止,无法外出工作只能休息在家。小儿子岳洋在今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收到了武进高级中学的录取通知书,使得全家悲喜交加,喜的是岳洋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有着美好的前景,悲的是入学的钱从何而来!人社所走访工作人员了解了他们的困难情况,下一步将积极制订帮扶计划,争取为岳铮找到一份适合他的工作,减轻家庭的负担,帮助解决岳洋上高中的费用问题,完成岳洋上学的梦想。

王建秋,59岁,残疾无劳动能力,南夏墅街道三河村委低保贫困户,其母施巧凤患有长期慢性病。王建秋由于残疾一直未婚,和老母亲生活在一起,生活很贫困。在他人帮助下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原希望能靠小卖部能走出困境,但是生意不好。在交谈中了解到王建秋由于经济困难还没有参加城乡居民养老,希望街道和村委能给予一定困难补助。人社所和村委会尽快帮助其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前参加城乡居民养老。

 

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0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