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扶贫有方略精准发力出实招
——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制定精准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意见
为充分发挥就业创业政策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市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尽快实现脱贫,7月初,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制定了《关于实施精准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从2017年起,每年为每名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低收入农户劳动力提供至少一次的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免费服务,并通过落实相关扶持政策促其尽快实现就业创业;向吸纳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带动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的创业人员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全社会形成帮助贫困群众就业的良好氛围。
一是实施就业援助帮扶建档立卡低收入劳动力就业。
要求各地基层平台组织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低收入劳动力建档立册。同时把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全面纳入就业困难人员援助范围。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采取托底安置的方式优先安排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鼓励各类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按规定给予企业税收优惠和社会保险补贴。引导低收入农户劳动力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经申报认定后按规定给予个人社会保险补贴。
二是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建档立卡低收入劳动力就业。
各级基层平台应结合“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10.17人社扶贫帮困日”等一系列贯穿全年的公共就业服务品牌活动,努力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注意收集岗位信息,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工作岗位,采取多种方式送岗位上门,优先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
三是强化创业扶持带动建档立卡低收入劳动力就业。将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担保贷款范围,贷款额度最高可3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可3年,并按规定给予贷款财政贴息。对处于初创期或实现成功创业的低收入农户劳动力落实一次性开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奖励等创业扶持政策。开展“创业培训”进乡村活动,对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等创业培训。推广“五联网+创业培训”模式,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创业渠道、降低创业成本,扶持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在电子商务、家庭手工业等领域实现创业就业。
四是开展就业培训推动建档立卡低收入劳动力就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进贫困地区”专项活动,鼓励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劳动力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让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学到技术,促进实现素质就业。完善新一轮常州市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补贴管理办法,将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和培训愿望的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全部纳入政府补贴培训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