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常州市财政局持续优化财政政策、强化资金配置、深化财政服务、防范化解风险,积极有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有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影响,夯稳经济发展基本盘。
(一)拓财源、调结构积蓄支撑力
健全“全覆盖、全口径、全归集”的财力积蓄体系,以稳预期、有质量、可持续的财政收入夯实发展支持力,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达11.6%、增幅居苏南第一。强化收入征管,涵养培植税源,夯实增收基础;统筹四本预算,提升国有资产运行效益;建立常态化资金收缴机制,全年盘活存量资金约20亿元;抢抓机遇对上争取,争引各类资源资金超400亿元统筹推动发展。健全“过紧日子”常态化机制,硬化预算执行约束,加快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全年食堂食材集中带量采购节支率达10%,政府投资评审项目最高核减率超13%,算好“经济账”“效益账”,有力腾挪发展空间。
(二)优供给、准施策凝聚保障力
紧扣“六稳六保”,聚焦创业就业、教育事业、科技创新、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重点领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增进民生福祉,2021年民生领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约八成,各项民生政策足额兑付到位,有力锻造六张民生名片。坚持就业优先,足额发放社会保障和就业相关补助资金,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近10亿元,同比增加近80%。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直达资金100%分配到位加速惠企,全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服务业相关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1300余万元,通过信保基金增信、政府投资基金撬动、政银担合作等,拉动各类资本超400亿元支持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各领域主体发展。
(三)聚创新、防风险提升持久力
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全年科学技术支出大幅增长,围绕人才引育、企业培育、产出应用、生态营造等完善“1+1+N”统领式政策体系,并以“直达式”兑付机制靶向推动要素集聚、链式融合。守护“粮袋子”安全,通过提高财政补贴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密度与保障深度,全年为农户提供61亿元风险保障,运用政策性农担工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快构建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绿色循环体系,科学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引导工业重点领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打造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机制。以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与公共机构绿色改造,带动全社会节能减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