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市党政企代表团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学习考察。
刚刚结束的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我市明确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擂响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鼓。7月27日-31日,市委书记阎立、市长姚晓东率领各辖市区主要领导、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企业家,赴威海、烟台、沈阳、丹东等地,学习考察发展特色产业、加快科技创新、打造精品城市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学习考察中,阎立指出,区域竞争慢进则退,常州要在更大范围内考量和审视自己,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找差距、查不足,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奋力走在全省“第二个率先”的前列。
常州党政企代表团行程逾3000公里,考察了20多个点。目之所及、耳之所闻,4个城市在新一轮发展中焕发出的发展活力与火热干劲,让大家触动思想、感受压力、振奋精神。每到一地,代表团都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冲击。这种冲击,来自于勇创大业的发展气势、扑面而来的城市魅力,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明确目标和坚定信心。
城市建设:高点定位形神兼备
老工业基地沈阳正在脱胎换骨,变得亮丽清新。从桃仙机场高速一出来,一条12公里的南北长街展现眼前,两旁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有将近200座。穿城而过的浑河水面宽阔,两岸绿树葱茏。连片工厂已搬出城区,而向工业园区集中。当地领导不无自豪地介绍,去年沈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已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明年这里将举办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一批重大功能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对自身优势有清晰认识,对发挥优势有独特招法。烟台市近年来在保护近代建筑、延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高起点定位、大手笔投入,完成城建投资近1000亿元,扩建了40多条城市干道,建设了滨海景区、国际博览中心、烟台机场扩建等重点工程,其中,仅滨海路就长达100公里,一直通到蓬莱,有力地强化了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交通枢纽地位。在老城区改造中,包括市委、市政府在内的所有单位的围墙全部拆除,道路两侧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和亮化,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
做足自身优势,彰显城市魅力。威海市充分突出滨海城市特色,在市区威海湾形成了十大公园连片的壮美景观,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海岸”。而与朝鲜隔江相望的丹东市,抓住机遇建设丹东产业园区和丹东港,致力成为东北东部经济带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交会点。夜晚,在沿江景观路上,消暑纳凉的市民们在鸭绿江畔载歌载舞。
“统筹区域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市规划局局长胡伟、市建设局局长何玉清等表示,在拉开城市框架、重塑格局功能中,4个城市都注重生态环境提升和历史文化保护,注重城市软实力的打造,发展成果让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常州在加快城乡现代化过程中,更要以统筹发展为手段,注重有序发展,凸出水墨江南、幸福常州这个魂。
勇创大业:巨型企业领跑产业
位于烟台的南山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目前拥有南山工业园、南山东海旅游度假区、南山旅游区3个园区,形成了铝业、纺织服饰业、旅游业等核心主导产业,并战略性地拓展了能源、建材、葡萄酒、高尔夫、教育、金融等产业。去年总资产达55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30亿元,综合实力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63位。威海的威高集团从2万元起家,第一台注塑机就是从武进买去的,多年来“一条道上走到底”,先后聘请了12位院士做顾问,年增速达到40%,硬是把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做到了百亿元规模。曙光集团持续做强“黄海”汽车、“曙光”车桥,撑起了丹东汽车产业一片天。在他们周边,形成和集聚了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
沈阳一批装备制造大型企业的崛起,更能说明问题。沈阳机床集团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登上世界机床行业首位,产品升级为中高档数控机床;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中国机器人领域创造了18个第一,成功登陆创业板;远大集团创业初期的规模,远远比不上当时我市一些同行,但他们通过持续高速发展,把产品从幕墙延伸到电梯制造、机电装备等,去年实现销售202亿元。目前,沈阳在输变电、冶金矿山、石化设备等重大产品领域,世界级产品已达51个,44个拳头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同行业之首,大型石化用压缩机、重型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煤炭综采成套设备等一大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一些重大装备开始出口国外。
“每个地区都有几个带动一方的大项目,可以说,龙头项目的高速增长和规模扩张,支撑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誉集团副总裁戈亚琴、安格特集团董事长石明东等表示,山东和辽宁企业这种勇创大业、誓当第一的精神,正是常武地区民营企业最需要学习的。溧阳市委书记盛建良表示,烟台龙口等地的县域经济正加速做强,当前溧阳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抓住一切战略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快上一批高质量项目,加快做大经济总量。
改革创新:敢于和世界强手掰腕子
一路马不停蹄,代表团边看边思,这些城市日新月异、跨越发展的动力在哪里,他们的主要经验又是什么?
除了各自的资源禀赋,最关键的,还是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胆识!
沈阳经济曾深陷泥潭,近年来乘国家战略东风奋发图强,冲破了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束缚,成为东北振兴的代表。铁西区以空间重组获得了振兴的资源,破解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去年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第一强区”。瞄准重振装备制造业这个重中之重,沈阳用整体眼光加快重组改革,以体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沈阳鼓风机、沈阳机床、沈阳变压器等一大批企业,全力瞄准国家重大项目攻关,重新焕发活力。“我们就是在和世界强手掰腕子过程中,追赶上来的。谁强,我们就瞄准谁!”沈阳机床董事长关锡友说。
只要有利于发展,就敢想敢干。南山集团发展电解铝、纺织两个项目时,许多人说,这两个行业是夕阳产业,没有前途,但集团决策者坚定地认为,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他们引进最先进的设备,不断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打造出国内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加工基地、国内排名前三位的纺织服装基地。近几年,南山提出发展旅游产业,硬是在山上凿坑植绿、形成景观,并建造了世界最大的铜铸坐佛,现在,景区每年门票收入已超过1亿元。
“这些地区和企业,能够在危机中、困境中发现机遇,有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武进区委书记周斌告诉记者,威海近两年开工建设的大项目,不少是在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发展和落地的。烟台为了争取富士康的投资,专门在深圳设立了工作组,持续跟踪洽谈,项目敲定后,两天就办完注册手续,从项目签约到正式投产,仅用了51天的时间。“要千方百计做强城市能级。”市发改委主任赵建军认为,山东、辽宁的经验告诉我们,常州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仍然是如何实现持续的快发展,走出一条差别化、个性化的发展之路。
坚定信心:奋力走在全省“第二个率先”前列
看项目、找差距,谈体会、话发展。考察期间,我市代表团还先后学习考察了新北洋科技园、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宇造船海洋有限公司、张裕国际葡萄酒城、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黄金坪经济区等。大家一致认为,威海、烟台、沈阳、丹东等地近年来大战略谋划、大气魄推进、大手笔建设,各级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奋发有为,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既要杀出一条血路,更要闯出一条新路。”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介绍情况时说的一句话,引起了代表团的共鸣。大家认为,对常州而言,加速现代化有基础也有挑战,区域竞争中的产业落差,经济增长背后的资源约束,社会进步产生的诉求增多等,都是在持续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必须着力破解的难题。常州既有苏州、无锡这样的标兵,也有南通、徐州这样的追兵,要实现新一轮争先进位,需要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拼搏、只争朝夕创新。
市委书记阎立的点睛之语,成为此行的最好注脚:区域竞争慢进则退,常州要在更大范围内考量和审视自己,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找差距、查不足,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各辖市、区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体,各职能部门是服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体,广大企业是发展的主体,大家要合心合力、勇挑重担,,奋力走在全省“第二个率先”的前列。
学习考察期间,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珉亲切会见了常州党政企代表团一行。
市领导韩九云、徐光辉、蔡骏、史志军和市政府秘书长徐新民参加学习考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