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常州市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商品丰富,市场销售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9.17亿元,同比增长26.3%;1-7月,限额以上企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5.89亿元,同比增长20.4%。主要特点为:
1、零售业增势强劲,主导作用不可替代
近年来随着全市商品市场体系的功能完善,批发和零售业的市场主导地位更加突出,行业发展持续增长,零售业的地位稳居第一。统计显示,7月份零售业限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0.67亿元,占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2.69%。
2、城乡市场差异发展,乡村增幅低于城镇
7月份全市城镇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8.44亿元,同比增长26.5%;占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8.51%;乡村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73亿元,同比增长12.9%,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3.4个百分点。
3、市场物价温和上扬,食品消费增幅明显
从2011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来看,市场物价呈现出温和上扬的运行格局,尽管从一定程度上对居民消费心理造成影响,但大多数居民依然能够接受短期物价上涨的压力,再加上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有效地增加了居民对各种消费品的消费需求,其中食品类增幅明显,7月份食品类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3亿元,同比增长54.2%。
4、黄金消费增势良好,潜力挖掘有待加强
按消费产品分类看,2011年涉及居民消费的热点商品如金银珠宝、通讯器材等各种商品消费均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由于股市的低迷和国际贵金属交易价格的屡创新高,黄金的避险功能日渐显现,推动金银珠宝市场淡季量价齐涨持续旺销,7月份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金银珠宝类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2亿元,同比增长53.9%;通讯器材类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59亿元,同比增长37.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