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江苏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动常州武进区特殊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5月13日,武进区8家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与8所学校一对一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武进区康教结合工作的全面启动。
针对特殊儿童的抢救性康复救助意义重大,早在2010年,武进区就出台了《武进区0~6周岁困难家庭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并在2011年将救助对象从0~6周岁扩大到0~14周岁。2020年,武进区共有363名残疾儿童享受救助,救助总额183万余元。为了保障适龄残疾儿童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武进区各康复机构都设立了衔接班或融合班,康复效果好的残疾儿童经过评估后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各学校也积极设立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让残疾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保障每天的康复训练。目前,全区共设有33个融合教育资源中心,333名残疾儿童走进校园接受融合教育。
此次启动的康教结合工作,由武进区残联、教育局共同推动,致力于构建康复与特殊教育相结合的服务体系,满足残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签约后,海纳易生等8家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与李公朴幼儿园等8所学校一对一结对,由机构免费为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的固定教师负责康复服务,服务时间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3课时。无法入学的重度残疾儿童,则由区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的康复教师一同“送教上门”“送康复上门”,首批共确定了6名服务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