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获悉,市民李阿姨胆囊手术后10余天突发尿毒症,她认为是医方用药错误所致,而医方则认为是患者基础疾病发展所致。常州城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城区医调中心)受理这一纠纷后,进行认真调查,发现李出院后未遵医嘱,甲砜霉素服用量严重超出安全范围,过错在本人。疑惑解除后,李阿姨息诉,结清拖欠的医药费,并给医调中心送上了一面锦旗。
据了解,我市设立的医调中心独立承担天宁、钟楼、新北和戚墅堰区范围内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实行无偿服务。成立3年来共接待医患当事人2556人次,处理医患矛盾纠纷582件,纠纷处理成功率100%,生效调解协议履行率100%,医患双方对调处结果满意率100%,经手调解的医患纠纷最短的只用了3天,而且件件案结事了。
医患纠纷调解往往很难,为什么常州城区医调中心却成为双方信得过的“老娘舅”?
据了解,常州城区医调中心的法宝是创新的调解机制以及医护人员个人参保医责险。
“我们除16名专职、兼职调解员外,还有100名法学和医学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库。”负责人李网春告诉记者,调处复杂疑难纠纷时,医调中心在专家库中选择3-5名专家到调解现场合议,提供专家评审意见作为调解参照依据;独立调解时,医调中心在专职调解人员配置上实行“1+1”组合安排:1名法学专业调解员加1名医学专业调解员,再配1名书记员,组成1个独立调解小组——由医学专业调解员定责、法学专业调解员定赔。同时,为了方便患方能在协议规定时间内得到医疗损害赔偿款,市内10家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共同在1家保险公司投医疗责任保险,并引入保险经纪公司作为理赔的桥梁。
医调中心特别注重维护好独立的第三方形象。如,血癌患者顾某自杀,其父认为悲剧缘于医治不当。医调中心经过调查,作出客观的剖析解答。最后,顾某的父亲对医调中心的意见表示信服,他说:“城区医调中心专家认真分析,依法说理,让我们信服,可以看得出他们是站在公正立场上的,我们心中疑问消除了,愿与医院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纠纷。”
昔日“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局面,变成了有章可循、心平气和的对话,患者有了维权方向,医院摆脱了纠纷干扰。正是依靠不偏不倚的立场、细致严密的调查,医调中心才成为医院和患者信得过的“老娘舅”。2010年,医调中心先后荣获“全省人民调解防激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