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市召开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总结我市文化建设的成绩和经验,部署今后一段时期文化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我市文化名城建设工作。
会上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意见》共分为四个部分,根据中央和省委精神,结合常州实际,对大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作了阐述,全面勾画了我市“十二五”文化建设的新蓝图。
《意见》认为,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关键要把握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三个方面的总体要求。做到文化引领能力更强、文化产业发展更快、文化民生改善更实、文化队伍结构更优。重点实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惠民服务、文化人才建设、文化传播体系、文化品牌塑造“六大行动”。
按照“六大行动”要求,要深化实施“理论慧民工程”,筹备成立常州社科院,建成一批省内一流的社科研究基地、学术平台、学术品牌;争取更多部、省扶持资金落地常州,加速构建沿东经120创意文化产业带等三大“区域文化产业带”,突出抓好一批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加大城乡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力度,形成城市“15分钟公共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打造提升“幸福广场”周周演、“兰陵歌手”大奖赛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加强古城遗址、文物古迹等保护利用,打造一批省级、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实施“六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支门类全、素质好、结构优的文化人才队伍,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给予重奖;加快推进市互联网信息中心建设、文化外宣机制创新,加强高端媒体合作,推动常州文化走向世界;实施精品创作带动战略,重点抓好一批十八大重点献礼作品的制作推广,做亮文艺精品创作“常州现象”。培植常州文化旅游、文化制造、书业发行、影视传媒等20个左右重点文化产业品牌。
市委书记范燕青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说,当前常州正处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相比以往任何时候,尤为需要文化的提振、文化的支撑和文化的引领。全市上下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文化引领、规范、形象、服务、品牌功能。一要突出文化的引领功能,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突出文化的规范功能,着力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三是突出文化的形象功能,着力彰显常州的独特魅力。要以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为新起点,掀起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新高潮。四是突出文化的服务功能,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