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内容 |
常州高新区助力企业上市跑出“加速度”
厚植“高新基因”沃土,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新机遇
近日,位于常州高新区的IPO企业——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创业板IPO审核。至此,今年常州高新区新增2家IPO企业、3家过会企业,通过首发和再融资募集资金66.23亿元。厚植“高新基因”沃土,常州高新区积极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新机遇,奋力推动优质企业加快股改上市步伐,撬动资本市场政策红利,高质量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当好“急郎中”,问题协调快速有力
推动企业股改上市,是一项由政府、企业投资者、中介机构参与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常州高新区制定了企业上市问题协调“绿色通道”,区镇联动、条线协同、精准施策、系统推进,建立“每周走访一次、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例会、每季度组织一次现场办公”“三个一”机制,为企业股改上市发展扫清障碍、保驾护航。
常州银河世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25日申报科创板,这是继2018年申报创业板被否后第二次冲击资本市场。
银河世纪微电子产品门类多、覆盖广,有8000多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年产能约达120亿支。公司在常州高新区深耕十余载,2017-2019年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功率器件十强企业”。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企业的销售逆势增长,销售收入预计可达6亿元。公司董事长杨森茂说,企业一切的成绩,都离不开常州高新区这个坚强后盾。今年疫情期间,公司作为新北区第一批复工复产企业,从区到街道都给予了大力帮助。大到政策扶持,小到水电用气的协调,常州高新区给予了全力支持。“多年来,常州高新区一直大力支持我们企业,尤其在我们低谷时期,更是用主动服务、高效政策温暖人心、坚定信心,让企业安心发展,我们也有信心一定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公司董事长杨森茂动情地表示,在企业有需要的时候,政府服务从不缺席。
今年以来,常州高新区为修筑企业上市“快车道”,已累计协调解决42家企业的58个问题。通过及时高效的问题协调,2020年已新增IPO申报企业4家,年内预计还有3家企业申报。
当好“店小二”,政策扶持精准高效
为坚定企业上市发展信心、缓解企业家的顾虑,2020年6月,常州高新区在已经出台并修订促进企业加快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转型发展的政策基础上,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实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强化了企业股改上市全方位支持、全流程支持、全要素支持的措施,激励奖励力度更大、方式更精准。2014年以来,常州高新区已累计兑现股改上市奖励资金1.2亿元。
2011年,维尔利集团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共市场融资41亿元。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迅速由垃圾渗滤液领域拓展到餐厨垃圾、工业垃圾等多个环保领域拓展,使企业资产在九年间由2亿元裂变为80亿元,公司市值达65亿元,成为我国环保产业的领军企业。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市场总监李遥说:“上市过程中,政府给了我们近两百万元的上市奖励。上市后,政府又在再融资过程中给予奖励支持,并在土地指标、高端人才引进和创业政策上雪中送炭,这些为企业上市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当好“赛伯乐”,资本加持再添动力
推动企业股改上市,是一个资本、科技、产业相融相促的过程。创新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质量的关键要素,创新资本的加持更是重中之重。常州高新区早在2016年即成立了总规模25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投资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IPO后备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支持企业加快做大做强,早日登陆资本市场。四年来,已先后投资了天合光能、澳弘电子、聚和新材料等10余家上市后备企业,助推天合光能成为全市首家科创板企业。
常州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万丽平表示,产业引导基金的成功运作成功助推了一批区内企业发展,也为下一步工作带来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我们将谋划建设常州高新区上市后备企业投资基金,围绕‘双百行动计划’上市后备企业、‘苗圃计划’上市培育企业,做好‘赛伯乐’,培育‘千里马’,全力推进企业股改上市工作,为常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走在更前列做出更大贡献。”
据悉,常州高新区通过“一企一档”,分门别类制定后备名单,分类施策,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服务“菜单”,明显提升后备队伍“含金量”。今年新增辅导企业11家,占全市新增数52.4%,即将向资本市场发起最后冲刺;“双百行动计划”重点后备企业30家,10月新增申报11家,总数位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