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让我重拾信心,继续努力工作。”一名受到警告处分的党员在处分影响期内最后一次回访教育时说道。
今年以来,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工委不断转变工作思路,以强化“以案促改”为目标,坚持“三不三是”的工作原则,持续开展受处分党员干部回访教育工作,今年以来共对处分影响期内的党员干部开展谈心谈话150余人次,接受谈心谈话人数占2019年全年受处分人数的66.3%,具体做法是:
不是揪住不放,是促后为先。首先明确回访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督促受处分的党员干部认清所犯错误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根源,实实在在的认错悔错改错。在此基础上,帮助受处分党员干部回归初心,建立信心,再下决心,继续积极投身工作。
不是大而化之,是一人一策。在开展回访教育工作前,以规范的纪律处分执行为基础,在处分执行“一案一表”的基础上,根据回访对象性格、单位、职务、家庭、案件等不同的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回访教育方案,并有计划有步骤实施,做到精准施治,提升回访教育的效果。
不是一锤定音,是同频共振。多层次多节奏地对处分影响期内的党员干部开展谈心谈话,既准确地把握工作节奏,不搞活动式集中回访教育,又注重防止回访过于频繁而影响受处分人员的正常工作。目前,经开区受处分党员所在党委(党组)每季度开展一次回访,作出处分决定的纪检监察组织每半年开展一次回访。
“‘三不三是’原则是在经开区体制机制调整的大背景下,不断探索开发区纪检监察工作特色的过程中诞生的,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受处分党员干部管理工作,强化处分的正向效果,继而形成回访教育工作的‘开发区模式’。”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康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