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派驻连线 >> 内容
常州市武进区:开展贴身监督,擦亮“前哨探头”
发布日期:2019-09-03   来源:武进区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分享 

今年以来,常州市武进区纪委监委第八派驻纪检监察组创新工作方法,从加强调研、严格监督、常态执纪着手,延伸监督执纪监察触角,从根源处遏制腐败发生。

项目管理,创新监督模式

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对驻在单位进行监督。这是该组创新出的工作法,为遏制贪腐竖起了“防护网”。

今年3月21日,盐城市响水县发生化工企业爆炸事故,为武进的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3.21”事件后,该组迅速反应,确定对所驻部门开展新一轮项目管理,即在部门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开展专项监督工作。

项目确定之后,督促驻在部门党组结合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结合主体责任落实,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当月发送监督工作通知单6份,与区应急管理局、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常州市武进生态环境局等党组书记“一把手”负责人谈话6人次,传达上级指示要求精神,提示严格落实,加强安全监管,强调失职、渎职要追责的纪律要求。

同时,参与驻在部门安全场所、企业现场一线安全检查、排查(夜查)督查工作共计10次,及时发现驻在部门工作人员履职不到位、监管不负责、查处安全隐患留情面的情况,及时开展提醒谈话,确保驻在部门安全监管工作扎实有效。

区发改局结合该组提出的意见建议,下发了《2019年纪检监察专项监督项目实施方案》,建章立制、强化制度约束,起到了良好效果。

今年以来,通过开展专项监督,该组督促驻在单位自查问题89条,已经整改78条,持长效管理11项。

围绕中心,以监督促发展

区域发展需要创新,创新需要资金投入,政府扶持资金如何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该组围绕重点工作,为职能部门竖起了资金监管“防护网”。

为发挥好科技专项资金的作用,防止项目经费违规使用,该组对“2019年区级科技计划合同类项目”的申报、立项、验收、评审全过程进行专项监督;对相关申报、立项单位进行满意度测评和走访座谈;同时,督促有关单位修订完善了《常州市武进区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常州市武进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对科技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地督查。根据减税降费减负政策文件目录及区纪委监委要求,推动减税降费工作的实施,今年1-7月全区减税降费规上工业16.09亿元、服务业1.4亿元,共计17.49亿元;督促发改牵头、从源头上真正把减税降费减负政策落到实处,真正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贴身监督,擦亮“前哨探头”

环境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武进区10个河流断面、5个国控点位、10个省控点位,如何才能确保生态环境部门党组的“责任、担当、领导执法”成效?

该组采取“三不二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设计路线,直奔现场、直访一线的形式,以找“素颜”的方式真找差距、查真问题。

根据常州市武进区生态环境局每周上报的工作计划,该组直接参与环保局“双随机”检查,现场监督环保执法人员对重点污染源——牛塘片区污水处理厂进行现场检查,抽样检查水质达标情况等情况。检查案卷,对法律文书、执法程序提出规范性建议。通过精准监督、专项监督,提升环保执法检查人员的履职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促进环保行政执法、检查、处罚的公平、公正、廉洁、高效。


“实施一线精准监督,才能实行贴身监督,充分发挥派驻的前哨作用。” 该组长夏惠芬说。

今年1-7月,该组通过专项监督发现问题线索4件、核查线索3件,诫勉谈话1人,谈话提醒1人,发放监督工作通知单37份,起到了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