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市新北区纪委监委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将警示教育搬上党员大会,组织驻在部门区城建局28名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用身边的“活教材”为大家上了直击心灵的生动一课。
派驻监督如何实现精准发力?怎样将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对此,新北区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把目光聚焦常态工作,从“小”入手,以“小”见“大”,探索总结出监督工作中的四个“抓手”,综合运用监督手段,确保派驻监督触角直抵驻在部门“神经末梢”。
抓思想,治精神缺钙。深化思想信念教育,打造“覆盖广、形式多、立意深”的党风廉政宣教阵地,以座谈交流、主题党日、知识竞赛等正面引导为主,以警示教育会、违纪违规典型案例通报等反面教育为辅,依托载体丰富的宣教手段促进党员干部对清廉意识可感可触、入脑入心。
抓谈话,堵风险漏洞。坚持“严管厚爱”“秋色平分”,坚持“谈心谈话”与“廉政风险排查”两手抓。前移监督关口,派驻成立以来综合开展集体廉政谈话、“一对一”交流谈话及重点约谈397人次,敏锐剖析单位风险点、个人薄弱点785个;深化标本兼治,就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与驻在部门交流意见,制定有效改进措施823条。
抓作风,纠歪风邪气。把作风建设纳入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考评体系,对驻在部门形成考核“硬约束”。派驻纪检监察干部化身作风跟踪员、纪律宣讲员,把握重要时间节点,造访驻在部门内设科室、直属事业单位,叨叨“纪律经”、念念“紧箍咒”,通过不间断的正面引导实现作风建设警钟长鸣。“除此以外,我们还组织对全区公务用车、商业预付卡等开展专项督查,用精细化的督查将作风毒瘤连根拔起,全方位净化驻在部门政治生态。”区纪委监委某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
抓问责,除沉疴积弊。坚持问题导向,集中“会诊”主体责任落实不力、选人用人把关不严、资金流程管控不实等“顽疾”;开好“问责”处方,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红脸出汗”常态化取代问题处理“一刀切”,凸显执纪精准度。今年以来派驻机构已开展调查谈话75次,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26人,充分推动正风肃纪常态化,实现监督工作扎实有力,驻在部门风清气正。(童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