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专题专栏 民意互动 政务服务
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互联网+ >> 新闻和公告 >> 内容
新华时评:大数据时代更应加强隐私保护
发布日期:2015-11-05  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  字号:〖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数十家消费维权单位近日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五成的受访者发现“在过去一年中,个人信息被泄露”,通讯信息、身份信息、消费信息等隐私被泄露高居前列。为此,大力打击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加强个人隐私保护,理应引起相关方面的足够重视。

    这些年来,“大数据”早就从行业走红转入公众视野,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词,当今社会也俨然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确实,置身这样的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人们获取各种数据信息更加方便,生活也变得更加便捷,但这也为不法分子获取他人隐私信息打开了方便之门。

    种种迹象显示,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正在加剧。你刚买个房,装修公司就盯上你;你刚买辆车,保险公司业务员就不停追着你;你刚生个娃,产后护理、宝宝相馆就轮番来“轰炸”你……精准的骚扰,让很多人为之抓狂。媒体还报道过,“个人信用卡信息在网上只需花5毛钱就可以买到”,令人后怕。

    非法获取他人信息猖獗,一定程度上表明打击力度还是偏软。综观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可以发现,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对遭遇信息泄露的个人主张了权利,如“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也明确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但对于真这样做了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则缺乏更加具体的规定,在现实当中也缺乏有效的执行来让既有规定落到实处。

    治乱要用重典。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加快信息保护立法,对公民信息收集、安全存储不力的企业进行追责,对非法获取并倒卖个人信息的行为施以重罚,形成强大威慑力,方能遏制那些非法获取 倒卖他人信息的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主办单位名称: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22层 邮编:213022 电话:0519-85681183 传真:0519-85681234 网站地图
总流量计: 今日流量统计: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6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