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买的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服务价格调查在居民消费价格调查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最新的CPI调查目录中,服务项目主要包括衣着加工服务费、住房装潢维修、自有住房、家庭服务、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交通费、通信服务、教育服务、文化娱乐服务、旅游、医疗服务和其他服务等55个基本类。本文选取教育、医疗、交通通信、家庭服务等重要服务项目进行分析,阐述价格变化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
一、服务价格整体走势特征
(一)服务价格呈逐步上升态势,且涨幅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以2000年为基期,2001-2016年期间常州市区服务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均呈逐步上升态势,且前者涨幅始终高于后者涨幅。
2001-2016年常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与服务价格指数(2000年=100)
(二)服务价格累计涨幅略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001-2016年服务价格累计上涨43.6%,而同期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41.9%,前者比后者高出1.7个百分点。
年份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
2001年
|
100.1
|
110.5
|
2002年
|
98.5
|
99.5
|
2003年
|
100.7
|
101.1
|
2004年
|
104.3
|
100.8
|
2005年
|
102.8
|
104.9
|
2006年
|
101.8
|
101.8
|
2007年
|
103.3
|
99.4
|
2008年
|
105.2
|
102.0
|
2009年
|
99.5
|
99.5
|
2010年
|
103.4
|
102.2
|
2011年
|
105.0
|
103.0
|
2012年
|
102.5
|
103.0
|
2013年
|
102.2
|
102.3
|
2014年
|
102.2
|
102.5
|
2015年
|
101.6
|
101.5
|
2016年
|
102.5
|
103.2
|
累计
|
141.9
|
143.6
|
(三)阶段性特征显著
2001~2016年间,除2002年、2007年、2009年服务价格有所下降外,其余11年均保持上涨态势,涨幅呈现前高后低之势,阶段性特征明显。
1、波动频繁阶段。2001~2010年常州市区服务价格波动频繁,2001年为峰值上涨10.5%,2007年为谷值下降0.6%,两者相差11.1个百分点。10年间服务价格累计上涨23.4%,而同期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1.2%,前者比后者高出2.2个百分点。
2、平稳运行阶段。经历了十年的频繁波动后,2011年起市区服务价格呈现温和上涨态势,涨幅在2%上下波动。其中2016年涨幅最高为3.2%,2013年涨幅最低为2.3%。2011~2016年服务价格累计涨幅为16.4%,较前十年回落7个百分点。
2001-2016年常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与服务价格指数(上年=100)
二、服务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影响分析
2001~2016年,服务价格上涨的范围十分广泛,被调查的55个服务类别呈“40升13降2平”态势。由于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同,服务价格走势存在较明显差异,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作用也有所不同。
(一)教育服务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1、托幼费价格持续上涨,幼儿家庭负担不轻。受幼儿园提档升级,价格上调影响,16年间托幼费价格累计涨幅为121.8%,年均涨幅达5.1%。2016年常州幼儿园发展现状专题调查显示,高端幼儿园(以民办为主)每月保育费在1500元以上,如爱儿坊、开心幼儿园、宋庆龄幼儿园分别为1900元、2800元、3500元;民办普惠费每月保育费680元,公办幼儿园根据市物价局制定标准收费,省市优质园保教费每月分别为480元和400元。托幼费大大高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的教育费用,幼儿家庭的教育负担不轻。
2、高等教育收费标准提高。2000年一般专业本科学费标准为4600元,专科为4140元,2014年秋学年江苏省依据学科分类、学校层次,结构性调整公办高等学校学费标准,除农林、艺术类外六个专业类别学费标准上调,其中医学类上调幅度最高,本科学费从4600元涨至6800元,上涨47.8%,专科学费从4140元涨至6200元,上涨49.8%,导致2014年、2015年高等教育价格分别上涨2.0%、3.9%。高等教育收费标准提高增加了居民家庭教育负担。
3、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负担有所减轻。2006年下半年新的义务教育法出台,免收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开始实施,2006年、2007年教育服务价格分别下降1.0%、2.5%。2012-2015年常州公办高中校的择校生比例逐年收缩直至取消,四年内中等教育价格分别下降3.5%、7.6%、6.9%、13.3%。从支出来看,2012年常州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872.6元,较2011年减少287.4元,教育政策出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小学生家庭的教育负担。
(二)医疗服务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1、医疗服务费用价格持续走高,居民医疗服务支出不断增加(不包括药品支出)。2001-2016年,常州医疗服务价格累计涨幅为59.3%,年均涨幅达3.0%。2015年10月31日,常州实行公立医院综合医疗改革,结构性调整医疗服务价格,2015年、2016年医疗服务价格分别上涨4.8%、18.6%。2016年常州城镇居民人均医疗服务消费支出为1116.5元,比2015年增加188.1元,上涨27.1%。医疗服务价格的快速增长是造成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大幅提高的直接原因。
2、医疗服务支出比重大幅提升,增加患者负担。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种医疗检验、手术项目不断增加,医疗服务支出比例大幅提升。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服务支出为53.8元,占医疗保健支出13.1%,药品占67.2%(另有医疗器具、保健用品等支出);2016年医疗服务支出为1116.51元,是2000年的20.7倍,医疗服务支出占医疗保健支出62.7%,药品占37.3%。医院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对患者进行重复检查、扩大检查范围和增加不必要检查的事例也不鲜见,医院药品实行零差率后会变本加厉,增加患者负担。
(三)交通和通信服务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1、交通费价格逐步上扬,居民出行费用增加。受燃料价格上涨及人员工资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2001-2015年城市间交通费累计上涨23%,其中飞机票、火车票分别上涨43.2%、30.8%。交通费价格上扬增加了居民出行费用。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费支出138.9元,比2000年增长1.3倍。2007年1月常州市启动公交优先发展实施方案,空调车票价降为1元,持IC卡乘车可享受6折优惠。16年间市区公共交通费累计上涨仅4.3%,“惠民公交”为居民市区出行节省开支。
2、车辆使用及修理价格持续走高,居民用车成本增加。2016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汽车拥有量54.7辆,比2003年2.3辆增长22.8倍(2003年开始统计该指标)。2001-2016年,车辆使用及维修费累计涨幅为18%,人均支出车辆使用及修理费从2003年101.7元扩大至2016年的506元,增长4倍;2001-2016年,汽油、柴油价格累计涨幅分别为82.6%、65.0%,人均支出燃料费从2003年84.3元扩大至2016年726.5元,增长7.6倍。家用汽车的逐步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车辆使用费和燃料费价格的不断上涨,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成本。
3、通信价格小幅下降,居民得到实惠。2000年以后,通信行业引入竞争机制,通信服务价格小幅下降,2001-2016年累计下跌0.8%。2000年城镇居民通信服务人均支出178.4元,占消费支出2.6%,2016年人均支出656.9元,占消费支出2.4%,支出比重略有下降。通信价格下降,不仅推动通信行业的发展,也让居民得到实惠。
(四)以市场调节价为主的服务项目价格涨幅较大。受市场需求增加,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影响,以市场调节价为主的服务项目价格涨幅较大。2001~2016年家庭服务价格累计涨幅为179%,年均涨幅达6.6%;衣着加工服务费累计涨幅为93.7%,年均涨幅达4.2%;个人服务价格累计涨幅为31.4%,年均涨幅达1.7%。服务行业的发展在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居民支出。
(五)网络消费型服务价格有所下降。随着网络消费日趋盛行,各大电商和平台大力推广打折电影票,常州影院普通2D、3D电影票价分别25元、30元,较柜台售票便宜近一半。2001-2016年电影票价格累计下降8.3%。传统旅行社受电商竞争冲击,价格也出现大幅跳水,2001-2016年,旅行社收费累计下降12.5%。文化娱乐服务价格下调,刺激了文化娱乐消费快速增长。据统计,常州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比例从2000年2.4%提升至2016年9.1%,16年间翻了近两番。
三、对策建议
据统计,常州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从2000年的1279.32元上升至2016年的11646.02元,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同期从18.9%上升至43.0%。服务价格上涨过快,一定程度上抑制居民消费需求,长期来看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
1、降低虚高价格,确保消费者利益。据统计,2001-2016年,景点门票价格累计涨幅为161.1%,年均涨幅达6.2%。门票价格居高不下会抑制国内旅游市场健康发展,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该类服务价格监管,对企业收入、经营成本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指导、督促降低虚高价格。
2、建立专项医疗救助机制,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由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和设备的进步更新等多方面的原因,居民所承担的医疗费用正在逐年上升,基本医保难以解决群众因大病承担的重负。建议尽快完善大病医保制度,完善专项医疗救助机制,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问题。
3、延伸义务教育年限,完善助学机制。二胎政策放开后,幼教资源更加紧缺,以及托幼费价格不断提高,对低收入家庭来说负担较重,建议尽快向前延伸到三年学前教育。高等学校收费标准提高也会抑制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更高阶段教育,建议建立健全对城乡低收入家庭的助学机制,让子女接受教育不再成为家庭负担和压力。
4、慎重出台调价项目。在制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调价政策时,让不同群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参与价格听证,最大限度地降低调价对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加大对服务价格收费秩序的监督检查,规范服务收费行为,减少服务收费中的不合理因素,坚决制止高收费、乱收费现象。
5、继续加大对公共事业的投入。2015年,常州市用于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达179.8亿元,较2011年增长53.9%,增幅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幅14个百分点。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享受公共服务水平,提振居民的消费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