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在此背景下,常州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较高,工业消费品价格小幅回升,服务项目价格稳步上涨。1-9月,常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为近5年最高(2011-2014年涨幅分别为2.5%、2.2%、2.2%、1.6%)。
一、居民消费价格运行特点
(一)价格总体趋于温和
月度同比涨幅呈现倒M型。上半年,除元月份涨幅较低外,其余5个月同比涨幅均在2.5%以上,其中6月份受暴雨天气及高达2.4%的翘尾因素影响,CPI上涨3.1%,为年内最高点。三季度各月同比涨幅有所回落,其中7月份上涨2.7%,8月份回落至2.3%,9月份上涨2.4%。
图1 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指数(单位:%)
(二)食品价格涨幅较高
1-9月食品类价格上涨4.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66个百分点。部分食品价格涨幅较高,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7.9%,与猪肉相关的食用动物油、畜肉副产品价格分别上涨20.8%、8.7%,三项共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38个百分点;水产品、鲜菜、在外餐饮价格分别上涨7.5%、7.1%、3.7%,共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56个百分点。鲜瓜果、羊肉、鸡蛋价格分别下降6.5%、6.1%、2.1%,共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13个百分点。
从近6年猪肉价格变动周期看,2016年处于第二轮周期。本轮周期中,猪肉价格在底部徘徊较长时间,2015年3月份,猪肉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但价格涨幅显著低于上一轮周期的峰值。
图2 2011年以来猪肉价格月度同比涨跌幅度(单位:%)
(三)工业消费品价格小幅回升
受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高、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2016年全市工业消费品价格出现回升迹象,1-9月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5%(2015年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4%)。
受国际黄金价格波动影响,首饰价格除1月份外,连续8个月同比上涨,1-9月,金饰品价格上涨12.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05个百分点。随着商场经营成本逐年提升,服装、鞋类均出现小幅上涨,1-9月衣着类价格上涨3.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31个百分点。作为保健品代表的脑白金今年5月份新品全面上市,价格大幅提升,1-9月滋补保健品价格上涨8.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06个百分点。
受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波动影响,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呈现“六升三降”,1-9月常州市汽油、柴油价格分别下降7.4%、8.7%,共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23个百分点,跌幅较上年明显回落(2015年汽油、柴油分别下降18.3%、18.5%);以原油为原料的液化石油气价格下降19.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08个百分点。西药、小型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1%、2.6%,分别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07、0.12个百分点。
(四)服务项目价格稳步上涨
服务价格上涨3.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5个百分点。其中,家政服务、洗浴、车辆修理与保养、住房装潢维修等价格长期上涨,前三季度分别上涨11.3%、10.4%、5.1%、4.3%,共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13个百分点。受房地产市场趋热作用推动,自有住房、私房房租价格分别上涨2.7%、2.2%,共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41个百分点。
二、四大因素影响全市居民消费价格
(一)成本因素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衰减,劳动力、土地、生产资料成本长期上涨,2016年1月1日起常州市区(含武进)最低工资标准从原先1630元/月调整至1770元/月,人工成本不断攀升推动全市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明显高于价格总指数(1-9月为103.8%,比CPI高1.1个百分点)。同时,政府推进水价、气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物价水平。
(二)供给因素
一是气候、节日等叠加因素导致食品价格季节性波动。去年冬季极寒加上夏季持续暴雨严重影响蔬菜生长,鲜菜价格大幅上涨。前几年生猪、淡水鱼价格持续低迷,打击种养殖户积极性,今年生猪市场供应偏紧,价格大幅上涨。二是工业消费品总体供大于求。特别是手机等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明显。因消费需求不旺盛,部分家电类别商品库存压力较大,价格持续走低。
(三)输入性因素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高,能源、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直接或间接拉高全市物价。其中,原油价格较上年跌幅收窄,黄金价格震荡走高,玉米、大豆、豆粕等粮食价格小幅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拉高食用油、肉类价格水平。成品油价格震荡走高,也加剧了下游产品运输成本。
(四)翘尾、新涨因素
据测算,1-9月由于上年价格变动引起的翘尾影响约为2.0个百分点(去年同期为1.3个百分点),影响率占比为74.1%;新涨价影响约为0.7个百分点(去年同期为0.6个百分点),影响率占比为25.9%。
三、后期价格预判
1.有利于价格稳定的因素
从国际形势看,全球经济总体仍将复苏缓慢,外部需求仍显不足,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弱。从国内形势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预计2016年国内总体经济环境平稳,价格上行动力有限。
2.影响物价上行的因素
一是初步测算,2016年翘尾因素预计高于2015年。二是人工成本长期刚性上涨已成趋势,服务项目价格将保持一定涨幅。三是今年极端恶劣天气影响食品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将产生一定推升作用。四是房地产市场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今年9、10月份常州新房、二手房住宅“量价齐升”会带来房租上涨预期增强,后期租金有小幅上升空间。
综合判断,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有望继续保持平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