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常州市委、市政府强市富民政策的正确引领下,常州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保持平稳增长,家庭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据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对城乡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显示,2013年一季度常州市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15元,同比名义增长9.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6%,分别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0.3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一季度常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002元,同比名义增长11.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7%,名义增幅与全省平均增幅持平,实际增幅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0.8个百分点。
当前,全市各级围绕“居民增收、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快产业发展,努力推进第三产业,与此同时,全市各地根据省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积极出台多项措施,坚持农业、就业、创业等多业并举,努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使常州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2012年以来相关部门的收入政策,为进一步促进常州居民收入增长、推进政策惠民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促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政策
1、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日臻完善。2012年,常州市颁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后,确定企业工资增长基准线为15%,并重点提高一线职工的工资水平,此举有效推动了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稳步增长。
调查显示,2013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483元,同比增加1095元,增长14.8%。从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因素看,除了日臻完善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之外,常州全面推行教师工资绩效改革,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都直接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工资收入。
2、就业、创业政策不断优化。近年来,常州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同时个私经营者也对自身发展规模作出了适度调整,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稳步提高经营水平。常州市出台了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动“就业富民”工作。据了解,2012年全市新增就业10.5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4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并出台了《“龙城青年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同时成功入选“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但由于受经济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个私经济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整体效益有所下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3年一季度,常州市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有所下降,一季度人均557.2元,同比减少50元,降幅为8.2%。
3、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政策不断提升。常州市政府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使转移性收入得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一是再次上调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根据《关于2013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常人社发〔2013〕63号 )文件精神,常州市2013年上半年市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顺利完成,涉及21万企业退休人员,共计增发养老金1.46亿元。二是不断提高低保标准,常州城镇居民低保标准从2007年的300元/月提高到2012年的500元/月。三是继续加大救助力度,将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低保标准两倍内且有特殊困难的六类群体认定为低保边缘户,对其发放价格补贴和年终一次性救济,并给予享受医疗救助等待遇。
调查显示,2013年一季度常州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为199元和2809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8%、3.7%。
二、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常州认真执行和落实中央、省相关财政支农政策,粮食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严格落实到位,此外,各辖市区结合本地实际财力,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补助、参股、贴息等各种手段,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和农村,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展,农民的低保、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也快速提升。
1、出台惠农政策,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和运行质态。为更好地发挥其在组织农民、服务农民、致富农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常州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意见》(常发[2013]1号)文件,对常州农民专业合作社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提出实施意见。农地股份合作社成为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形式,合作农场将得到较快发展。
2、出台支农政策,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常州市出台《中共常州市委办公室 狗万不能提款
关于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常办发[2013]29号),以村级增收三年行动为抓手,以经济薄弱村为重点,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建设美丽幸福农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并建立村级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常州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002元,同比增长11.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7%。其中,工资性收入占三分之二,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006元,占现金收入的67%,增长13.3%;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长较快,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822元,增长24.3%,占现金收入的20.2%。其中一产收入775元,同比增长15.9%;农村居民人均二、三产收入分别为486元和561元,分别增长34.7%和28.6%。
今后,农民收入增长将主要依靠农村创新性改革,在新的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改革中,通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增强集约化经营,让农民在通过农业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途径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基础上,依靠土地入股、出让租金等多种举措稳定增加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