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欧债危机影响尚未消除,需求萎缩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经济增长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稳增长、促发展、控物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引导下,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仍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调查指标总体运行情况
从抽样调查数据看,2012年,常州居民消费价格(CPI)呈温和上涨态势,总水平102.5,比去年同期上升2.5%,涨幅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比全年调控目标低1.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价格整体呈下行态势,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同比下跌3.7%,比上年7.9%的涨幅回落11.6个百分点,购进价格累计同比下跌3.5%,比上年8.5%的涨幅回落12.0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87元,比2011年增加3758元,增长12.6%,人均消费性支出20519元,同比增长8.6%;抽样调查的369户规模以下工业样本企业共实现主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4.8%,资产总计15.0亿元,同比增长4.1%;上缴税金总额和实现利润分别为5058.8万元、4226.1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012年,常州23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为30.01亿元,同比增加1.53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销售收入71.52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主营农产品销售收入53.72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8家,同比增长5.9%。
二、经济运行中呈现的主要特点
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双双下行。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指数整体下行,跌幅从逐月扩大转为逐月收窄。1月份是全年最高点,PPI同比略涨0.5%;2月份起逐月回落,2-8月份出厂价格同比指数分别为99.1、97.7、97.2、96.5、95.4、94.7、94.1;9月份为94.0,回落到全年最低点;10月份始跌幅收窄,10、11月份分别为94.8、95.6;到12月份回升至95.8。购进价格指数与出厂价格指数同步回落。1-9月份购进价格同比指数分别为100.1、99.3、98.1、97.8、97.2、95.5、95.1、94.4、93.5,10月份起价格跌幅逐月收窄,10-12月份指数分别为94.7、95.8、96.2。
2、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2012年,在遭遇内部成本上升与外部需求疲软的双重打击下,常州小规模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前三季度,主要指标全部呈现下行趋势。1-8月,被调查样本企业实现主营业收入8.8亿元,同比下降3.4%(1-2月增长0.5%,1-5月下降0.2%);出口产品销售收入5999.7万元,同比下降20.4%(1-2月下降14.1%,1-5月下降30.%);实现营业利润2440.6万元,同比下降15.7%(1-2月下降24.5%,1-5月下降0.9%);缴纳税金总额3008.1万元,同比下降0.2%(1-2月下降3.9%,1-5月增长1.9%);期末剩余订单额为3337.1万元,同比下降14.0%(1-2月下降9.6%,1-5月下降18.6%)。四季度,主要调查指标开始止跌企稳,但增幅有限,企稳形势尚不明朗。
3、生猪养殖效益下滑。2012年以来,猪肉价格一路下跌,养殖效益下滑,生猪市场一直处于低谷。据对396家生猪规模养殖户调查数据显示,四季度生猪存栏20.89万头,同比增长6.0%;生猪补栏10.88万头,同比下降21.5 %;生猪出栏11.45万头,同比下降10.27 %。一方面饲料价格涨幅较大。12月份玉米的价格为2400元/吨,同比增长4.3%;年初豆粕价格仅为3255元/吨,到12月份为4100元/吨,同比增长26.2 %,导致饲养成本大幅攀升;另一方面供求失衡,价格下行。由于去年生猪存栏持续上升,市场供应量不断增加,调查显示,生猪养殖规模户四季度生猪平均销售价格为15.4元/公斤,比去年年底下降1.1%。
4、食品价格持续上涨。2012年,常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升2.5%,食品类价格领涨,全年上涨4.9%,拉动CPI上升约1.4个百分点,对价格总指数的贡献率达56%。调查的16个食品中类呈“14涨2跌”格局。其中粮食、淀粉、水产品、菜、在外用膳食品等涨幅明显,累计分别上涨5.3%、6.3%、7%、5.5%、8.4%。特别是鲜菜价格受气候影响波动较大,8月份台风“海葵”来袭,导致当月蔬菜价格环比上涨了21.6%,1-12月份鲜菜价格总体水平上涨了6.2%,影响CPI上升0.2个百分点。
5、进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受欧美国家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2012年常州进出口形势遭遇寒冬。据统计,全市进出口总额累计290.28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4%,较2011年大幅回落了27.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为199.6亿美元,同比增长3.1%,较2011年回落了21.3个百分点。从规下工业调查数据看,截止到11月底,常州小微工业企业出口订单减少,出口产品销售收入下降明显。369家样本企业共实现出口产品销售收入7905.2万元,同比下降15.7%,而去年同期增速为21.5%。从总量看,出口加工企业出口交货值比重仍然偏低,仅占到调查企业工业产值的5.8%。
三、调查指标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1、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调查显示,有79.1%的规下企业认为“用工成本上升快”是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抽样调查的369家企业前11个月的应付职工薪酬达1.68亿元,同比上升13.0%;有58.5%的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上升快”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分别有4.1%和29.0%的企业认为主要原材料价格比上季度“上涨10%以上”和“上涨5%-10%”,但是主要产品价销售价格与上季度相比“上涨10%以上”和“上涨5%-10%”的企业只占1.4%和14.6%。由于企业营运成本大幅上升,使得近半数企业盈利能力下降。2012年样本企业实现利润4226.1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增幅同比回落17.7个百分点。户均利润11.5万元,营业利润率在5.0%以下的企业高达60.7%。
2、市场需求不足是主因。调查显示,53.4%的企业认为“市场需求不足”是制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截至11月底,样本企业的期末剩余订单额为2615.8万元,同比下降14.7%,而去年同期增速为57.3%。10.0%的企业表示当前订货量比上季度“增加”,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66.1%的企业表示“持平”,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23.9%的企业表示“减少”,同比上升9.8个百分点。如常州市亲友针织有限公司和常州市荣燕电子元件厂反映今年的订单只有往年的一半,市场整体很不景气。
3、政策扶持效果不明显。2011年11月常州市政府在出台的《市政府关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意见》中,从信贷、财政、税收、出口、社会保险等各方面对小微企业予以政策扶持,帮助小微企业积极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显示,小微企业感觉政策措施扶持力度在逐步加大,但执行效果并不显著。在被调查的369家小企业中,有50.9%的企业感受到了政府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同比提高21.3个百分点,但感觉“措施明显有效”的仅占4.1%,“有措施但效果不明显”的占46.8%;还有49.1%的企业未感受到有措施。13.0%的被调查企业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9.5%的企业所缴纳的各项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
四、主要调查指标变动展望
1、CPI涨幅预计在3.5%左右。2013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将更趋复杂,抑制和支撑物价上涨的因素并存。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继续深入;二是经济增长仍面临很大压力。全球经济低迷将继续影响我国出口,由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到更多依靠内需拉动增长的转变尚需时日,生产领域对流通消费领域的价格传导压力进一步减弱。但为稳增长,通过释放流动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央行的货币政策将趋向宽松;而随着美、欧、日等经济体推出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增加,也将推动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高。资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面临长期性上涨压力,都会给稳定价格总水平增加一定难度,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综合各种因素初步测算及考虑不可预见的突发性等因素,预计2013年CPI涨幅维持在3.5%左右的水平。
2、PPI有望结束负增长。2013年,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水平会出现恢复性增长,整体需求情况也会好于2012年,但温和回升的态势也将会加大下游物价的上涨成本推力,如果世界经济不出现二次衰退,预计2013年PPI有可能结束负增长的局面。
3、小微企业将保持平稳发展。2012年四季度,常州市小微工业企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且企稳回升信号有所显现,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出口贸易低迷、货款回收延期、市场订单减少和盈利空间持续缩减等问题,发展困境不能忽视。2013年,随着央行连续降息,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加上财政结构性减税的推进以及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完善,将会稳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新非公36条”的逐步落实和完善,将激发民企的投资热情,形成新的发展动力,从而全面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4、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3年,常州市将继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就业富民”工作。为扶持创业,出台了《龙城青年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常州市还推动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应保尽保,待遇标准也及时进行了调整。2013年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目标,即: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2%以上。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质量,国家再一次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在一系列稳增长、促民生等政策措施的作用下,2013年常州城乡居民收入仍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