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新金融服务 支持企业攻坚克难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保增长、保投入、促发展”工作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指导金融机构大力创新金融服务,帮助企业缓解融资困难,力促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一、“增”:即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一是加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资源共享。年初及时将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成长型企业和100户进出口大户等名录印发给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银企对接。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653亿元,增长23.16%;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420亿元,增长22.67%,一季度新增贷款增量是去年全年的150%,增量、增速均创历史新高,增幅高于苏州、南京4.94和7.12个百分点,仅次于南通、无锡0.7和0.43个百分点;二是加大政府性融资平台投放力度。3月末,政府融资平台企业新增贷款132.87亿元,其中市政建设贷款增加51.38亿元,交通设施项目贷款增加26.6亿元,开发区、园区建设贷款增加17.66亿元;三是加大对优势和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入。3月末,全市五大产业企业贷款余额280.15亿元,比年初增加25.49亿元;科技创新类企业贷款余额145.36亿元,比年初增加16.15亿元;前100户进出口企业贷款余额81.22亿元,比年初增加10.27亿元。
二、“创”:即创新多种融资方式。一是鼓励新设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先后核准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金坛村镇银行加入常州市金融服务体系,切实发挥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3月末,新设立的三家银行新增贷款为41.41亿元,占同期新增贷款总量的9.86%;二是积极推动信用担保机构做强做大。积极建议市政府加快信用担保机构建设,设立再担保机构,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保障。至3月末,全市20余家担保机构在保余额35.91亿元,同比增加7.41亿元,增长26%,累计为526户企业担保贷款12.34亿元,同比增长35.26%;三是大力拓展贸易融资业务。针对金融危机影响,积极引导各银行推出针对应收账款的保理业务和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进出口企业收汇压力。至3月末,全市贸易融资余额为24240万美元。
三、“帮”:即帮助缓解资金困难。一是协调指导帮助企业。围绕进出口企业出口订单、中小企业开工及经营等情况开展多项调研,及时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并要求各银行加紧、加大对基本面比较好、产品有市场、有竞争力、有订单、信用良好但暂时有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二是简化指导支持企业。加强对全市重点进出口企业的业务指导,逐步推进进出口核销由逐笔核销向总量核查、由现场核销向非现场核查的监管转变,力争使95%企业无需办理现场核销手续;三是服务指导推进企业。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引导直接投资项下资金有序流出。完善跨国公司外汇资金运营管理制度,放宽跨国公司境外放款资格条件等限制,简化审核程序,便利其加大对境外成员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四、“减”:即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一是主动取消有关中间业务收费。全市各银行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从实际出发主动取消或降低有关中间业务收费,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关银行减免财务顾问费、授信费等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5000多万元;二是扩大贷款利率下浮弹性。据利率报备系统监测分析,今年一季度,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4%,同比下降2.29个百分点,按照前3个月新增贷款可为企业节约贷款利息支出9.62亿元;三是加大票据融资业务。今年一季度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510.34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94倍。未到期汇票金额为758.62亿元,同比增加460.1亿元,增长154.12%。新增票据融资149.74亿元,占同期全部贷款增量的35.68%,票据融资以较低的利率减轻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五、“控”:即控制金融服务时限。一是提高支付清算效率。进一步丰富支付工具体系,加快资金周转速度。1-3月,全市同城票据实时清算系统累计清算资金2986.15亿元,同比增长12.36%,当日票据抵用率达97.49%,减少在途资金511亿元;二是提高国库服务效率。确保各项财政支出和退税资金及时安全拨付到位,截止3月末共完成各级预算收入137.5亿元,其中地方级预算收入85.36亿元,预算支出83.37亿元,办理预算收入退库6023笔,共计23.2亿元,同比增长13.61%;三是改善外汇管理方式。适当提高企业来料加工结汇比例,由出口额的20%调高到30%,便利企业结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企业出口货款预收汇比例和企业进口货款延期付汇比例,由10%调高到25%;允许企业已登记的3万美元以下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款不受比例限制。
六、“送”:即送好优质金融服务。一是送融资服务。今年以来,先后有6家商业银行省级行与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承诺未来三、四年内,新增授信额度600亿元和贷款300亿元支持常州经济发展;二是送外汇服务。召开全市外汇管理工作会议,及时将国家外汇总局“保增长、防风险、促平衡”的总体工作传导到位。设立网上论坛,实时回答企业在线提出的各类外汇管理问题。主动赴外汇指定银行进行政策宣讲,为进出口重点企业提供专题政策咨询;三是送金融知识。充分利用央行青年志愿者广泛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大力宣传反洗钱、反假货币、信贷政策等。继续加强全市金融机构新闻宣传工作的统筹度与统一性,确立正面宣传引导的理念,为金融促进经济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