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溧阳市气象局,市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2011年主汛期即将来临,为了切实做好今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保障我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确保安全渡汛,现就做好今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通知如下:
一、成立全市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周霖华
副组长:吴一鸣、臧晓钟、薛留芳
组员:裴善善、吴春法、吴焕勤、顾岳鹏、董芹、马天骄、蒋骏、雷正翠、束建、王国强、路瑛、刘文伟、张建国、贺金芳、管连和、王文斌
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
1、周霖华:负责全市气象服务的组织领导工作,处理解决汛期气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负责对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气象服务,签发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和一级值班指令。
2、吴一鸣、臧晓钟、薛留芳:协助周霖华局长处理解决汛期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对市委、市政府领导及防汛指挥部的气象服务工作;负责全局的业务协调和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把关;组织做好人工影响天气的各项工作;参加汛期预报服务值(带)班。
3、吴春法、吴焕勤:协助局领导处理汛期中各项工作,负责汛期气象业务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4、裴善善:负责汛期气象服务后勤保障及组织做好应急工作。
5、顾岳鹏:具体负责汛期气象服务的各项纪检监察工作,通报全市相关纪律执行情况。
6、董芹:负责气象台的预报服务等组织管理工作;负责影视工作;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组织全市天气会商,为局领导和政府各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提供气象信息。
7、马天骄:负责组织网络管理人员做好网络雷达运行维护保障工作;协助业务法规处组织好市区气象灾情调查工作;协助做好气象台各项工作。
8、蒋骏:负责预报员岗位培训,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协助做好气象台各项工作。
9、刘文伟:负责组织专业气象台人员做好专业用户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10、束建:负责组织防雷中心人员做好雷电灾害防御和雷电灾情收集、调查、上报工作。
11、王国强:负责组织市局观测站人员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探测环境保护和区域站运行维护等工作。
12、路瑛:负责组织市局观测站岗位培训,提高观测能力;协助做好市局观测站各项工作。
13、张建国:负责组织和领导金坛市气象局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14、贺金芳:协助做好金坛市气象局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15、管连和:负责组织和领导溧阳市气象局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16、王文斌:协助做好溧阳市气象局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三、市局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值班表和相关工作责任人员名单:
1、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值班表
6-9月,市局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参加市局汛期值班,带班局领导有事不能参加值班,必须向周霖华局长请假,由周局长安排其他局领导带班,其他成员有事不能参加值班必须向带班局领导请假。
旬
|
总值班
|
带班局领导
|
成员
|
上旬
|
周霖华
|
吴一鸣
|
董芹、吴春法、束建、路英
|
中旬
|
臧晓钟
|
马天骄、裴善善、吴焕勤、雷正翠
|
下旬
|
薛留芳
|
蒋骏、王国强、刘文伟、顾岳鹏
|
2、台风加密观测责任人:王国强、路瑛、李娟、黄玲玲
3、灾情上报责任人:焦振峰、霍焱、徐智捷、蒋文妍
4、雷达运行监控及维护保障责任人:马天骄、陈雨
5、区域站运行监控责任人:马天骄、陈雨、黄玲玲、李娟
6、区域站维护保障责任人:王国强、周天雄、徐智捷、李娟
7、网络维护保障责任人:马天骄、陈雨、徐智捷、蒋文妍
8、自动站VP报监控责任人:王国强、黄玲玲、李娟
工作责任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变化,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测预警能力,强化自动气象站、区域气象站、网络通讯的日常监控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上下联动,迅速排除故障,提高上行气象信息的采集质量和发送时效。
各台站要加强业务学习和技术交流,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各类技术材料,确保业务工作正常开展。
四、汛期天气会商按照《常州市天气预报电视会商工作暂行规范(汛期)》执行。汛期值守班、交接班,资料传输、上行报传送、联防等制度和规定,全市气象部门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值班电话24小时值守,这些制度多年来行之有效,符合我市气象服务工作的需要,各单位继续严格遵守这些制度和规定,明确各种岗位的职责,纪检监察机构要加强对汛期中干部的监督检查力度,对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人员,要按照追究制度严肃处理。针对今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重申以下规定:
1、应急响应和一级值班制度:当预报有暴雨、连续暴雨、热带气旋24小时内可能影响我市等重大灾害性天气时,市局气象台提出具体意见,由周霖华局长负责发布应急响应和一级值班指令;应急响应和一级值班期间,各级领导要亲临第一线组织协调预报服务工作;应急响应和一级值班指令必须根据天气形势的变化,及时解除。
2、重大气象信息通报制度:市局气象台、观测站和金坛、溧阳气象台业务值班人员遇有以下情况,除正常报告单位或部门负责人外,应立即将有关信息向其他三家业务单位互相通报,并由市局气象台预报值班人员汇总后上报带班局领导,每次信息互通都必须有详细记录。
① 发布天气警报或专题天气公报;
② 24小时降水量≥25毫米、50毫米、75毫米及100毫米以上;
③ 风力达到7级以上;
④ 本站首次出现降水及出现雷暴、雾、冰雹、龙卷等三性天气;
⑤ 雷达观测到、发现周围可能出现或收集到全市区域范围内出现三性天气;
⑥ 上报重大灾害性天气灾情。
3、气象服务总结材料上报制度:重大节日、夏收夏种、汛期(梅雨期)、高温、重大社会活动、秋收秋种以及三性天气的预报服务工作结束后10天内,金坛、溧阳局和市局气象台必须将预报服务材料、天气实况、预报服务总结和证明材料报业务法规处,今后全年重大天气预报服务奖的评选以此材料为准。
4、气象信息传输业务规定:市局气象台、金坛、溧阳局对外发布的临时气象服务信息应及时传输到市局办公OA网上。气象灾情的收集、报告应当主动、准确、迅速,可根据灾情的收集情况分批上报,做到灾情发生后2小时内初报,6小时内上报重要灾情,12-24小时内上报调查后的灾情。各业务单位发布(含变更)和解除预警信号后,应在15分钟内通过灾情直报系统上传中国气象局。
5、业务学习规定:市局气象台要组织开好每旬一次的质量分析会和全市每月一次的天气预报技术总结会,结合气象服务总结、预报业务竞赛等内容,开展好技术练兵工作,提高竞赛水平。各业务单位要结合全省预报、测报业务考试,将业务学习制度化,尤其要加强汛期期间可能出现的复杂天气的业务学习,确保汛期各项业务质量的提升。
6、市局气象台、观测站和辖市局要进一步完善值班、交接班、灾情收集、资料传输、上行报传送、联防、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维护、网络管理维护、业务学习、考核奖励等方面制度和操作流程;各种定期上报资料和服务材料要落实到人,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各单位要制定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业务突发性事故的应急预演。各种制度、岗位职责、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应整理成工作手册,便于学习、查阅、更新和上级检查,并于今年年底前把工作手册电子版报市局业务法规处,市局业务法规处组织检查落实。辖市局要把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领导小组和值班表与5月底前报市局业务法规处。
五、为做好今年气象服务工作,重申七点要求:
1、严格执行气象服务工作责任制,各级领导实行值班带班制度,遇有重大天气时,主要领导要立即到岗组织预报服务工作,确保全市汛期预报服务工作万无一失。严格遵守汛期值守班制度,任何值班岗位,在任何时间都不能出现脱岗情况,纪检监察机构要做好抽查工作,坚决杜绝各类责任性事故的发生。
2、加强精细化预报和短时临近预报产品的制作工作,市局气象台要组织相关技术力量,有所突破,为全省预报预测业务的调整工作打好基础。预警信号的发布也要不断加以规范和完善,加强签发制度。市局气象台要充分发挥业务、人员优势,加强对辖市局气象台的指导、把关,提高我市气象服务的整体水平。
3、决策气象服务是党、政领导和决策部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指挥防灾减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性信息之一,责任重大。各单位要认真分析党、政领导和决策部门的需求,及时制作和提供针对性强、质量高的气象服务产品,不断创新决策服务手段,推进决策服务由简单提供监测预报产品向直接提供决策建议转变。
4、各业务单位一定要花大力气加强天气技术总结工作,从细微入手,抓住每一次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报准了要总结经验,报错了更要总结教训,市局气象台要组织开好每旬一次的质量分析会和每月一次的天气预报技术总结会,结合气候影响评价、气象服务总结等日常工作,开展好技术练兵工作。
5、市局气象台要明确汛期雷达工作的组织管理、人员配备、设备与经费保障、安全责任、应急情况处置等方面内容,确保汛期雷达观测任务落到实处。
6、准确的预报是做好各类气象服务的基础,而准确的预报又源于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综合。各单位应加强各种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灾害性天气已有预报方法工具的应用和新方法新工具的研制;加强各种装备、网络设备的防雷、防火、防病毒等安全保护工作,努力做到各种设备、网络运行正常。要牢记“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的工作准则,预报服务力求获得“决策服务,领导满意;公众服务,群众满意;专业服务,用户满意”。
7、相关单位(部门)要每月初按时上报测报预报质量、服务情况,市局业务法规处做好全市每月测报预报质量、服务情况通报工作。
各单位要精心组织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严格管理,抓好落实。必须克服各种麻痹侥幸思想,立足异常,防患未然,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并始终把为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决策服务放在首位。各单位对汛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高度重视,5月底整改到位。切实做好思想、组织、装备、技术、安全、后勤等方面的落实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确保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万无一失,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