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市 管 理 动 态 第 2期 ( 总90 期 ) 常 州 市 城 市 管理 局 常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08年2月20日 常州市城管系统 2007年第四季度“十件好事” 为进一步倡导奋发向上、团结奉献的精神风貌,用高尚的精神塑造城管人,激励干部群众争创业绩、树立新风,各单位、部门积极响应在全市城管系统开展季评“十件好事”、年评“十佳好事”的评选活动,第四季度共推荐 39件好人好事,经过评委会集体讨论决定,评选出2007年第四季度“十件好事”: 1、城管法规进校园 溧阳市城管行政执法大队从多年的管理经验中认识到城市管理工作不能仅仅立足于当前,更要寄希望于未来。为此,决定独辟蹊径,在市区实施城市管理“娃娃工程”,开展了城管法规进校园活动。该大队制定了城管辅导员制度,以中队为单位分别与燕山小学、清安小学、濑江小学、天目湖小学、燕山中学五所学校建立了教育联系点,定期派出执法队员走进学校,举办城管知识讲座,向学生深入浅出地讲解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城市管理的有关知识和内容。同时,由学生把相关知识带回家,向家长进行宣传,通过小手牵大手,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实现城市管理的良性循环。 2、城管女子步行组为城市增添靓丽风景线 “您好,这里不能摆摊设点,请您到指定区域。” “老板,请把您的车推到店里,人行道上不能摆。” 温柔亲切的话语、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让违章经营户口服心服,立即将摊点搬到指定区域,或搬回店里经营。这是金坛城管行政执法大队首支女子步行组的队员正在执行公务。这群青春、美丽的城管执法女队员驾驶着城管执法电瓶车,每日巡查在街头巷尾,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女子步行组成立于10月12日,共有10名队员,均是从城管执法队伍中挑选出来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她们担负着从九九宾馆到华城电胜桥的城市管理任务。这段区域聚集了学校、商贸、大型休闲娱乐场所等,姑娘们全时段地工作,没有固定的节假日。在巡查中,面对少数人的不理解甚至讥讽嘲笑,姑娘们都能默默忍受着,把委屈埋在心里,始终贯彻大队“人性执法,服务为先,关注民生,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工作方针。 女子步行组的队员们在执法过程中发挥女性特有的优势,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柔性化的执法,获得市民一致好评。 3、组织开展党员志愿者城管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将“党徽在效能建设中闪耀”主题实践活动推向深入,武进城管局于11月10日组织区环卫处、城管执法大队和各科室人员在湖塘乐购广场前开展党员志愿者城管知识现场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在活动中,党员志愿者们向广大市民仔细讲解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就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市民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并现场分发了温馨告知书、便民联系卡和印有城管宣传标语的圆珠笔。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展示城管宣传图版10块,分发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知识材料6套500余份,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4、规范行政许可,维护良好市容——新区城管窗口工作简介 2005年5月中旬在新北区优化发展软环境,建设“便民、高效、一流”的超市型行政服务中心目标指引下,新北区管建局在区行政服务中心新设了城市管理窗口,区城市管理行政审批工作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因工作需要,新北大队队员王华从执法一线转到窗口岗位,两年半来,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坚持以方便群众为宗旨,快捷办理为原则,加强和联办部门、执法单位的信息交流和工作衔接,建立起了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城市管理行政审批体系:一)、在行政许可程序上,明确窗口与城管处行政许可工作人员的职责,规定科学的办理程序,规范统一许可文书的制作格式,缩短承诺件的办理时限,对规费收取、审批程序、办结时限实行“政务公开”。二)、在日常行政许可工作中,求真务实。对符合许可要求的申请办件,做到及时办结,服务为先;对不符合行政许可要求的申请严格把关;对未经许可,已实际实施且不符合许可要求的,及时要求限时整改。07年度在做好日常行政许可工作的同时,利用休息日开展了对区内未批店面招牌设置情况的调查统计和数字化城管的信息统计工作,结合街景改造工程,组织进行了针对违章设置店牌广告的整治,并计划近期将再进行一次针对区内违章设置广告的集中整治,以遏止违章行为的发生,提升人们城市管理的法制意识,维护良好的区容区貌。三)、在行政许可监督方面,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每月的行政许可办件情况制作报表提交区行政中心办公室、局城管处及区法制办,以供参考和监督,2007年度共受理办结各类行政许可625件,办结率达100%。 2007年6月在市城管局组织的全市城市管理行政许可工作行政效能监督检查中,新区的相关行政许可工作受到了市局领导与检查同志的充分肯定和指导鼓励,新区管建局城管处及窗口人员深受鼓舞,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来年新的工作中,争取新的进步。 5、违建区变成健身场 新闸街道瓦窑村有四个村民小组,五、六百人。今年以来部分村民受利益的驱动,在家前屋后的空地上搭起了违章建筑出租给外来人员收购废品,一度泛滥成灾。流经全村的瓦窑沟也因长期得不到清理,成了露天垃圾场,加上外来人员的大量涌入,环境很是糟糕。 5月份,在区、街道的督查下,新闸村委结合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花大力气搞好瓦窑村的环境整治工作,专门成立拆违队伍,对近年来的违章建筑进行集中清理,拆除违章建筑116户共6200平方米,使违建高发势头得到了全面遏制。与此同时,新闸村委对违章建筑不仅仅满足于一拆了之,而是在拆除违建后及时清脏补绿,完善下水道、花台、公厕、垃圾箱等硬件设施,在瓦窑沟里敷设了大口径下水管道,填土后种上了绿化,并在村中开阔地带建设了800平方米的休闲健身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昔日脏、乱、差的违建区,现在已改造成洁、绿、美的新家园。 6、永红街道450万元打造“放心豆腐”加工市场 永红街道宣塘、陈渡地区位于城西,多年来,有大大小小22家豆制品黑作坊在此加工制作豆制品。加工作坊均建在荒芜的田地上,猪舍、家禽家畜屠宰点混杂其中,牲畜粪便、加工废水随意排放,而且生产用水均采用地层浅表水,有的甚至直接排入环境保护重点河流——童子河,生产环境状况十分恶劣,严重影响豆制品的产品质量和百姓的食品卫生安全。今年以来,永红街道以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和五小行业集中整治为契机,对22户豆制品黑作坊重拳出击,全部予以取缔。同时为了使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豆制品,积极疏导原有豆制品加工业主,在市、区领导的直接关心、支持和鼓励下,街道在宣塘老312国道南侧规划了25亩土地,建设了3000余平方米的豆制品加工市场,总投资450余万元。市场为个体豆制品作坊提供符合豆制品加工卫生条件的厂房、仓库、宿舍、办公房以及必要的设施,对生产工艺、原辅材料的采购进行统一管理,并以市场统一的“豆香思”品牌向外出售。目前豆制品加工业主已陆续进场,市场正式开始运行。此举不仅彻底改变了以前简易豆腐作坊“脏、乱、差”的现状,使群众吃上合格、安全、优质的豆制品,同时也让永红城西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好事。 7、丽华新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昔日因设施老化,道路破损,环境脏乱的丽华一村,经天宁区茶山街道和丽华一社区一个多月的整治,不但道路平整了,绿地变美了,新建的休闲广场还给居民创造了良好的锻炼和休闲条件,受到了广大居民称赞。 建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丽华新村,共建有85幢大楼,居住着3675户居民。由于新村建设年代久远,新村内道路破损,下水道堵塞,树木花卉死亡严重,加上新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新村内流动人口特别多,各种无证商贩也在小区内到处乱设摊,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环境卫生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改变新村的面貌,为广大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天宁区茶山街道和丽华一社区就组织力量对新村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 一是整治新村商贩。由街道城管科和丽华一社区组织力量,在对整个新村的商贩摊位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各种无证乱设摊进行坚决取缔,一方面在小商品市场前新建疏导点营业房11间。在安排固定商贩集中到疏导点经营的基础上,拆除小区主干道破旧亭棚16个,拆除沿街破损脏乱的店面遮阳雨蓬149处,免费为150家单位新建了统一的门楼牌匾,在菜市场前新建专门的停车场500平方米,使小区秩序有了明显改观。 二是修整市政设施。丽华新村59到67幢之间有条200多米的道路,由于建设时间久远,不但路面坑洼破损,群众出行经常摔倒,沿路下水道也经常堵塞,居民生活十分不便,在整治中,街道组织力量共重建路面420平方米,铺下水道210米,对新村中其他破损的道路和下水道也都进行了重建和维修,使居民的排水和行路困难都得到了解决。 三是整治绿化环境。在整治中,街道一边组织力量对全新村的绿化情况进行调查,调整绿化布局,补种枯死的树木花卉,一边对重点绿地进行重建。新村九曲桥边原来的绿地由于地势低洼,不但雨天积水严重,孳生蚊蝇,而且树木花卉死亡严重,绿地内经常被乱倒乱扔垃圾,成了新村中一处脏乱差的典型。茶山街道及时组织力量,在对绿地进行了重新规划的基础上,新建健身舞场350平方米,在绿地中设置单杠和吊环等健身器材10套,新增棋牌桌6张,乒乓台2张,花岗岩休闲长椅6张,路灯3盏,把这里建成了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集绿化美化和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健身广场。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这次整治已投入资金78万元,共重建和修补路面820平方米,重铺下水道760米,疏通下水道3500米,整治绿地25000平方米,取缔各种无证商贩98个,清除各种乱堆放和垃圾120多吨,不但有效促进了新村面貌的改观,还为居民创造了整洁的生活环境。 8、台风无情,执法有情 2007年10月8日台风“罗莎”来势汹汹登陆常州,天空阴沉、大雨倾盆,风力达到7-8级。戚墅堰大队丁堰街道中队队员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丝毫不放松,冒着大雨在街上巡查。7日下午队员事先对有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牌和遮阳雨篷的沿街商铺进行检查,并对店主进行了友情提醒。因此,台风过后整体情况良好,只有沿路商铺的部分广告牌和遮阳篷破损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为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市容市貌的整洁有序,中队队员及时予以整治和清除。在拆除破损户外广告和遮阳篷的过程中,得到了绝大多数店主的理解和支持,不时有周围群众为队员提供梯子、扳手等工具。此次行动,共计拆除丁城路和常丰路路边破损广告牌5处,破损遮阳篷3处。 9、建筑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正式启动 11月11日,市城管局召开了建筑垃圾治理工作会议,市支队夜巡大队及各区大队负责人、市、区环卫处和公安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耿建华就当前建筑垃圾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全面部署了本次专项治理工作任务。市城管局副局长吴建荣对此次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求这次治理工作要覆盖到全市各区,不留盲区,形成合力,统一行动;二是要抓好车辆、项目的审批,严厉打击未经密闭改装的车辆从事渣土运输,加强消纳场所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抓整改抓落实,对整改不到位以及拒不整改的从严从重处罚;三是要抓好新闻宣传工作,对整改不力的工地给予新闻曝光。 10、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年底全面达标 市城市长效管理考评办是在市考评委领导下,由市城管局牵头,从市12个部门抽调22名人员组成的临时机构,负责对五区13个项目进行日常考评工作。考评办制定办法,明确标准,严格考核,及时反馈,逐月点评,公平公正。全体工作人员,不畏酷暑严寒,深入全市的大街小巷、小区、河道、城郊结合部等地,坚持天天考评不放松,全年共考核样本点13210处,发现问题12137个,五区13个考评项目均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春节前初见成效、国庆前大见成效、年底全面达标”的总体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