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市 管 理 动 态 第8期 ( 总96期 ) 常 州 市 城 市 管理 局 常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常州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2008年5月23日 情系汶川 我们在行动! 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市城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密切关注着灾区的灾情,每个人的心都被牵动了,同时也深切盼望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大家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从共产党员到普通群众,纷纷踊跃捐款,一捐再捐。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共捐款53.6万余元,其中,局机关及下属单位的全体共产党员,交纳“特殊党费”4.1万余元。同时,还捐赠了35万元的环卫设施,以实际行动向灾区人民献出我们的爱心,希望与灾区的同胞同渡难关,争取早日赢得抗震救灾的胜利! 5月13日,正在常州国防园接受封闭式培训的城管行政执法支队的全体队员们,得知汶川地震消息,立即行动,捐款13700元;城管局75岁的退休干部高炳兴因脑中风行动不便,得知消息后,叫老伴特地赶到局机关,捐出500元;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退休劳模盛冬贵在家庭生活条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捐款300元、身患癌症的退休职工杨金伟拿出50元钱……他们声称所捐钱虽然不多,却代表着城管、执法、环卫人员的一片心意,代表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和祝福。 5月19日,全国哀悼日,局机关全体人员胸佩白花,身着素服,来到市民广场,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面朝半降的国旗,向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三分钟。 (局宣) 市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平台 热线电话“12319”正式开通 5月1日,“12319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平台”热线电话正式开通,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数字化考评系统也正常运行。当前,将重点完善基础数据普查与录入、城管通系统搭建、与各区、市职能部门和责任单位等二级平台的网络、系统软件的建设,确保在6月底市、区两级数字化城管系统平台的正式运行。 根据市政府的有关要求,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采取由电信常州分公司、移动常州分公司出资建设,电信常州分公司总集成,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租用的方式。各单位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快速见效;资源共享、节省投资”的原则,高效、有序的推进工程进度。招标工作已于4月29日结束,所有8个标段的项目均通过市政府采购中心规范进行,在监察、审计、财政等各部门的严格监督下,确保了整个项目建设的公开、透明,造就了阳光工程。自项目启动以来,各单位即进入了紧张的会战状态,建设、监理等部门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确保精品工程的实现,所有施工人员“舍小家,顾大家”,放弃节假日,不分昼夜,连续拼搏,保证了各项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市城管监督指挥中心) 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举办城管队员封闭式培训班 5月10日至19日,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召集所属全体城管行政执法队员、执法协管员在市国防园进行封闭式集中培训,就加强作风建设、利用和应对新闻媒体、沟通协调和文明礼仪、城管执法实用案例分析等方面接受了专家的指导,并参加了军事训练。 2008年是我市城管执法工作攻坚克难、跨越发展之年,是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之年,是全市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关键之年,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城管铁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利用十天时间,对100多名全体城管执法人员分两期进行集中系统培训。通过集训,使大家进一步坚定了做好本职工作使命感、责任感的信心,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增强了执法服务意识。 市城管局副局长、市城管执法支队支队长吴建荣希望大家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提高对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行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觉维护执法队伍形象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将培训的成果带回到日常的执法工作中去,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体现这次培训的效果。要甘于吃苦,乐于奉献,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以辛勤的工作维护行政执法。 (城管行政执法支队 金以珍) 排忧解难 为民服务 ---城管执法队员救急小记 5月9日,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戚墅堰大队副大队长骆金松在巡查中发现,一辆装满玉米的车辆在途径潞城小学门口时,由于路面颠簸,数十袋玉米从车上滑落,大量玉米粒抛撒在路面上,给行人及车辆的通行带来很大不便,司机在一旁万分着急又束手无策。而此时又正值小学放学时间,随着家长接送车辆的聚集,一时此路段拥挤不堪,交通安全隐患突现。见此情形,骆金松立即联系附近城管潞城中队队员前往帮助。 十分钟后,队员们带着借来的扫帚、簸箕等工具,赶到了事发现场。在骆金松指挥下快速开展救急工作,一面指挥交通、引导车辆缓慢通行,一面迅速对路面进行清扫。半个多小时后,抛撒在路面的玉米被清扫干净,道路交通恢复正常,当事人的损失也被挽回。面对当事人及周围群众的赞许声,骆金松及其队员却说:多为群众做好事,这是城管局对每一名队员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应该做的。 (戚墅堰大队 李健) 整治迎春步行街马路市场初见成效 3月底至5月初,天宁城管局和天宁街道办事处在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时,针对市中心迎春步行街环境脏乱差的情况,组织协调区城管、公安和交警等部门,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整治,先后取缔各类无证商贩197个,使迎春步行街整洁、畅通的环境迅速得到恢复,受到广大市民的称赞。 位于市中心的迎春步行街,在去年我市开展的长效综合管理中,为了解决部分无证商贩暂时的生活困难,天宁区和天宁街道办事处把过去分散在附近的95个摊位集中到步行街作为过渡,让他们一边营业一边找经营场所。开始时这些商贩还能服从管理,市场秩序也较好,可时间一长,各种矛盾就日渐突出:无证商贩越来越多,步行街最多时摊位多达300多个,节假日更是人满为患;摊位杂乱,治安状态日趋严重;街容环境脏乱,几十个烧烤摊更是油烟缭绕,腥味难闻,整条步行街一片狼藉,附近居民的生活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加上目前紧靠步行街的前后北岸历史文物街正在施工,步行街脏乱差的环境与即将建成的优美历史文物街区也极不协调。人民群众要求取缔步行街摊市的呼声十分强烈,在今年初召开的区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整治迎春步行街脏乱差的建议》。 根据群众的要求和人大代表的建议,天宁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在组织人员对迎春步行街进行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决定对步行街商贩实行全面取缔。3月底开始,区城管、公安、交警和天宁街道等方面的30多名同志组成联合执法组,一方面到现场张贴和发放告知书和宣传材料200多份,一方面向沿街商贩和群众进行城管法规和整治要求的宣传,要求所有商贩必须在3月31日前全部撤离,如有商贩还想继续经营,必须自己寻找店面或进正规的市场合法经营。 从4月1日开始,执法人员从早晨6点到晚上8点每天19小时连续在步行街及周边巡查,对不肯撤离的无证商贩进行劝说和取缔。为了巩固和落实长效管理,还专门从天宁街道办事处抽调8名城管队员,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在沿街巡查,区城管机动中队也随时作好准备,以防止无证商贩突发回潮事件的发生。经过一个多月的整治,使迎春步行街彻底变了样。 (天宁城管局 陆耀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