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市 管 理 动 态
第12期
( 总100期 )
常 州 市 城 市 管理 局
常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常州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2008年8月12日
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
视察我市公厕改造提升工程
今年以来,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我市对中心城区公厕进行改造与提升,这个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惠民工程备受关注。8日上午,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视察了我市部分改造提升后的公厕,并就公厕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建言献策。市政协副主席顾森贤,市人大副秘书长蒋红霞、俞申,市政协副秘书长李永达,以及天宁、钟楼、戚区分管副区长参加了视察活动。
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共有1057座公共厕所,所有权分别归属各区环卫、街道、物管企业、园林等相关单位。目前,全部35个标段的公厕改造工程任务中,已错期开工建设105座,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14座。9月底,170座公厕将全部以崭新面貌继续向公众免费开放。
此次改造提升的公厕重点放在完善内部功能上,在文明、卫生、方便、适用、节水、防臭等六个方面采取成熟的技术措施,按国家新的标准并结合常州实际,使改造提升后的公共厕所达到国家一类或二类标准,逐步减少三类公厕。新建公厕从优化布局着眼,依照专项规划,在中心城区的商业繁华地区、主要道路、人流量集中的地区等,尽可能建设一类标准公厕。对城市各类公厕的管理,市城管局将逐步建立统一的作业质量标准与文明服务标准,并将其纳入城市长效管理考评内容。
市城管局副局长陈清就我市中心城区公共厕所“优化布局,改造提升”工程情况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进行了专题汇报。“建设不易,管理更难。”大家认为,公厕改建看似小事,却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对公厕的规划、建设、管理、使用以及厕纸、停车、指示牌等细节方面也纷纷献计献策。
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朱笑冰表示,将认真按照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的建议抓落实、抓整改,通过三年时间的改造提升工作,遵循节省资金、只建标准公厕、不建豪华公厕、创星级服务,为民多办好事、多办实事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环卫公厕为主体,社会公厕为补充,布局合理、建筑美观、设施完善、环境整洁、服务规范、管理有序,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协调,居民、行人和游客均称方便的公共厕所服务体系。
(局宣)
推进思想解放 奋力攻坚克难
------市城管局学习贯彻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
8月2日,市城管局组织开展了今年第四个“学习日”
活动,组织机关全体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围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全力推进城管各项工作。
会上,城管局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了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省委宣传部编印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读本(2008)》有关专题等内容,大家一致认为,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深刻分析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部署了下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又好又快地奋力迈向基本现代化的决心和信心。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局势下,城管局全体人员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围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服务这一主线,加大力度,全力打造“倾心服务、为民城管;文明执法、和谐城管;长效管理、数字城管;公众参与、全民城管”的常州城管新品牌,全面开展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使我市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创建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软环境作出应有贡献。
市城管局各所属单位都按照要求相应开展了学习活动。
(局宣)
深入开展城管创优活动
努力打造常州城管品牌
为进一步加大我市城管创优工作力度,加快推进2008年度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和重点项目,努力打造常州城管品牌。7月21日至8月5日期间,由局领导带队,相关处室组成的城管创优工作考核组,对上半年城管创优工作进行半年度考核(调研)。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城管创优考核(调研)主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考核范围有所扩大。除了对原有的两辖市、五区进行考核以外,今年又把局各处室、直属单位纳入了考核范围,全面推进城管创优工作。二是考核内容有所改变。对两辖市城市管理创优工作围绕组织机构建设、市容市貌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科技进步与依法行政、行风建设与群众满意率等五方面进行考核;对五区城市管理创优工作目标考核则主要参考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数字化考评中的13项内容进行,避免了重复考核;对局各处室、直属单位的考核则根据工作实绩、服务水平、工作作风、党风廉政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三是考核方式有所创新。考核与调研同步进行,既完成了考核,又进行了调研,达到减轻基层负担、倾听基层呼声、促进基层工作的目的。
上半年,各辖市(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城管工作,不断开拓创新,深化创优机制,大力开展各项整治,美化城市环境,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管理一体化,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队伍建设,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重视宣传引导,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品味有了明显提升。
局各处室、直属单位围绕自身目标建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不断加强效能建设,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作风踏实,服务规范,体现出城管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考核组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反馈,就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勉励大家紧密联系群众,进一步创优城市管理工作,真正让全体市民共享城管创优新成果。
(综合管理处 邓金春)
一条求救帖 牵动城管心
----城管队员献爱心小记
8月9日,钟楼城管执法大队的16名队员,在该大队领导的带领下,来到局前街的采血点,每人献出200毫升鲜血。这16名献血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均为B型血。
是什么原因让这16名B型血的城管人员齐聚血站呢?
事情源于网络论坛的一条求助帖。8月5日,一名叫“虫宠”的网民在化龙巷论坛中发了一条求助帖,称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位病人不幸得了罕见的血液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需大量B型血浆。钟楼大队办公室人员在上网浏览时注意到了这条消息,马上与医院血液科进行联系,在证明确有此事后,立即向大队领导进行了汇报。
8日,在大队党支部大会上,大队领导向全体队员发出倡议,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这位病人。这一消息迅速在大队传开,队员都踊跃报名要求献血。经统计,全大队共有B型血的男队员15名,女队员1名。而这些队员中,绝大多数已经是多次义务献血了。大队长王亚平虽已年近五旬,但也仍然坚持躺在了献血床上,他说:“作为城管人员,我们既是城市的管理者,也是城市的服务者,打造和谐社会、和谐城管,就是要让市民感受到我们的真诚,这样,城管工作也才能为更多市民理解。”
在血站,病人的女儿吴瑛抽泣着说,7月22日,67岁的母亲张荷管突然昏迷,送到医院后,经诊断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要做血透,且每次血浆用量达到3000-4000毫升,而一个正常的人身上也只有4000毫升左右血量,等于要把全身的血都换一遍。为了给母亲治病,她辞去了工作,一心一意照顾母亲。到目前为止,母亲已经血透了4次,共用去血浆1.32万毫升,仍没有苏醒的迹象。医生告诉她,需要连续血透七八次,才能看到效果。但是目前B型血已经告急,无奈之下,她和姐夫商量了去网上发帖救助。
吴瑛说,她当时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还真的有很多人表示愿意提供帮助,尤其是钟楼城管队员,主动和她联系,表示愿意发动单位职工前来献血。
在医院的病床前,钟楼大队的教导员陈锋代表钟楼城管全体队员看望了仍在昏迷中的张荷管,并送上鲜花表示慰问。正在病床前陪伴的张荷管的女婿王建国拉着陈锋的手,口里不停地说着“谢谢”。陈锋告诉王建国,如果有什么困难,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钟楼城管都愿意提供帮助,因为大家都是常州这个和谐大家庭内的一份子,是“一家人”。
(钟楼城管执法大队 石磊)
男子跳河自杀 城管奋力营救
----城管队员救人小记
一男子跳河欲寻短见,幸好被城管巡逻队员发现,才保住了性命。
7月28日上午,戚墅堰城管执法大队丁堰中队队员徐海和金璐正在南洋街附近执勤,突然听到大明厂对面有人喊:“有人跳河啦!”队员金璐听到呼救,立即向河边跑去。另一名队员徐海则迅速向中队汇报,2分钟后中队长庄一夫驱车赶到现场。此时,只见金璐站在河边拼命拉紧一根绳子,绳子一端系在一根柱子上,另一端捆在跳河男子腰上,防止他沉下去。可是绳子太细,眼看就要被拉断了。金璐大声呼喊:“坚持住,马上就有人来救你上岸了,坚持住!”见情况紧急,庄一夫立即拨打110报警。这时,好心群众找来一根粗绳,试图让男子拉紧粗绳,可是跳河男子已没什么力气,在河水中上下漂浮没有反应。金璐一遍遍呼喊,男子奇迹般地拉紧了粗绳,岸上大家齐力把绳子往岸上拽,将男子拉上了岸。见男子没有大碍,城管队员悄悄离去。
(戚墅堰大队 李健)
简讯
8月8日,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会与武进区雪堰镇浒庄村工会联合举办了迎奥运“正润”杯篮球友谊赛。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吴明)
8月12日,钟楼城管执法大队举办了“迎奥运、共健康”游泳比赛。
(钟楼城管执法大队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