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常州海关在南京海关党组坚强领导和市委市政府有力指导下,以“讲政治、强监管、深改革、优服务、创品牌”为主线,以办公场所回迁为契机,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忠诚履职、深化改革、做好服务,取得较好成效。年内先后获3个省部级、3个地市级先进表彰,6名关警员受到省市级表彰。
一、2017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引领,明确责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全关党员干部观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直播,制定《常州海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施方案》,召开3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以党组书记上党课、党校校长作辅导等形式集中学习会议精神,开展关警员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制定《常州海关党组工作规则》。发挥党组中心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月度集中学习、季度专题研讨。持续开展“旗帜鲜明讲政治”专题学习活动,举办中层干部专题学习班、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召开年度民主生活会,形成整改落实方案和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印发《常州海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制定党建主体责任清单和支部党建台账规范,开展季度党建工作巡查。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开展党建活动,各支部每月开展党建主题日活动。
(二)主动作为,融入地方,提升服务经济水平。
做好南京海关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20项措施的对外宣传,向地方党政领导报送专报,结合本关实际制定落实措施,确保落地见效,以美元计价,2017年常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再创历史新高。按要求取消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内部核批,实行行政审批“一个窗口”受理,全年“一个窗口”受理行政审批36件、网上受理行政审批5件,按期办结率100%。提升企业应用自贸协定水平,2017年常州口岸进出口企业利用自贸协定受惠税款合计1.33亿元。巩固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成果,2017年我关经营服务性收费11.69万元,同比下降81.1%。落实查验没有问题外贸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政策,2017年免除费用17.1万元,惠及进出口企业184家。为租赁厂房加贸企业减负,免征格力博等21家企业保证金约3.6亿元人民币。主动向外贸企业宣传减免税政策,2017年,为企业办理进口减免税货物货值2.2亿美元,减免税款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9%和38.5%。12月15日在全国海关推广担保核批作业无纸化首日即完成首票试点。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2017年,监管跨境电商直邮出口业务累计17.8万票,货值147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3倍和2.62倍,监管量位居关区前三位,7月启动跨境“直购进口”业务,监管147票,进口金额7.3万元。“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等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落地,推广应用“掌上物流”项目,健全场站理货机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加快发展常州地区出口集装箱铁路多式联运业务。推动常州机场国际快件业务,5月份机场口岸首次承运快件转关货物。促进常州港至日本首条集装箱班轮开通以及录安洲港区4号泊位开放。服务常州“重大项目提升年”活动,向地方报送工作专报和《海关统计透视》,获党政领导批示3篇次,提出建设综合物流基地的建议被地方政府采纳、印发文件并组织推动实施。开展“12360通关伴你行”“FTA惠苏企”、企业信用认证等系列政策宣讲会,全年累计受众1527人次;开展“找补改提”及“三大一实干”活动,全体关警员走访乡镇社区居民631户,搜集问题276个,走访企业504家,搜集问题28个。
(三)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不断激发发展动力。
以南京海关“三化三改三优”为导向,优中选精确定年度改革项目,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我关报送的建设海关保税仓库信息管理系统项目成为自行开展的改革项目,利用该系统全年共审核货物出入库申请168份,开展季度巡查4次、年度盘查1次。形成隶属海关功能化建设改革方案并上报。积极参与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一体化后南京关区全首个工作日的首票货物在我关驻武进办事处放行。深入推进“三互”大通关建设,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试点,11月成功完成首票货物申报功能业务,目前常州港口岸共有6家船舶代理企业备案,申报率为100%,开展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 2017年共实施关检联合查验43次,联合登临检查6次。全面推广“出境加工”业务,辖区天合光能、赛拉弗光伏等2家企业顺利办理手册并完成进出口,进出口额约4880万元。整合辖区风险管理职能,对接两级风险防控中心,稳步推进监控集中分析室建设,目前已完成辖区视频监控联网整合。全面参与关区加贸监管一体化改革,实现核销业务整合的顺利过渡。积极参与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业务改革,率先试行关区新的“双随机一公开”复核模式,开展单耗自核试点,成为关区第二批以企业为单元的监管模式以及的试点单位。
(四)履职尽责,提升效能,筑牢全关业务基础。
加强监管场所管理,辖区所有危化品存储企业均已应用新版总署油气液化管理系统。12月成功实施南京关区首票查验管理系统(二期)报关单查验作业。全面推广移动查验单兵作业系统。常州港H986系统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常州港年度外贸集装箱量首次突破10万标箱。开展“清风”、“龙腾”等行动,鼓励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到总署进行知识产权备案,辖区天合光能入围总署重点保护企业,查发侵权案件1起。推进汇总征税,10家企业获准开展;6月启动自报自缴试点。完成17家高级认证企业重新认证工作,其中10家通过认证,在关区领先;与地方相关部门联合出台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措施文件。开展“国门利剑2017”联合专项行动、打击“洋垃圾”走私“蓝天”专项行动,推动召开常州市打击走私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会议。
(五)正面引导,严明纪律,打造值得信赖队伍。
深入开展“内务规范强化月”及“内务规范巩固周”活动,巩固“大转变”成果。落实领导带队巡查制度、每周内务督察制度,评选“内务规范标兵科室”。修订报关厅科长值班制度。开展“四好”科室定标争星评定活动,办公室获南京海关2017年度五星科室。开展海关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大力推介典型模范,推出7期表扬特刊,做到“一事一通报”。关员开发的“南京小本本”项目获关区“创客”集中评审活动一等奖。开展“百千万”帮扶、与盐城贫困村结对共建、“阳光扶贫”等活动,全年提供各类扶贫资金8万元。进一步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开展文明创建,通关科荣获江苏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举办迎新春系列文体活动、春游、放风筝、包馄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南京海关2017年乒乓球邀请赛团体冠军。工会共慰问干部职工29人次。
(六)挺纪在前,保持警醒,深化党风廉政建设。
压紧压实“两个责任”,确定年度6大类59项重点任务项目和阶段性任务目标。制定党组、班子成员、部门(科室)以及部门(科室)负责人不同层级的“主体责任清单”;明确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党组成员对分管部门和科室主要负责人个别约谈全覆盖。继续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专项检查,深化“管住嘴、管住安全”以及“四买”和“贴着海关发财”等专项整治。推进“书香常关”建设,深化“道德讲堂”。深入开展“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四种形态”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
(七)贴近一线,服务民生,提升综合保障水平。
顺利完成办公场所回迁工作,建成常州海关关史陈列室、罚没财物“精品库”。成功试点首票财关库银横向联网(新一代税费电子支付)系统报关单。贴近监管一线,配备执法记录仪、证件识别仪等设备。提升法制保障能力,本关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手册登记表上报率100%,聘请常州地区唯一一家五星级律师事务所作为本关常年法律顾问,开设“法治沙龙”,开展宪法宣誓活动,建立制度性文件“立改废”长效机制,完成本关文件清理工作,共废止112件、修改17件、保留46件。严控公文发文数量,全年正式文件发文数量与上年持平。成立常州海关新媒体工作室,“南京海关发布”、“青柠观海”等微博、微信公众号共采用本关稿件30余篇。新闻宣传量化考核位列关区B组第一,舆情工作量化考核排名关区第一。提升信息工作质量,全年信息绩效排名始终位列绿区,共有5篇信息被总署综合信息呈报采用、3篇信息被总关关领导批示、1篇信息被省领导批示,3篇信息被地方党政领导批示,等等。
二、2018年初步计划
2018年,我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两级海关关长会议精神,围绕中央和总署总关党组决策部署以及常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落实总关党组“五个坚持”总体要求,以“从严治党、从严治关”为目标,以“细化管理、深化改革、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为抓手,践行新理念、开拓新境界、争创新业绩,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增强“主人翁”意识优化服务。深入开展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六大行动”,积极参与“重大项目增效年”活动,继续落实南京海关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20项措施,以更广视野、更大格局更好地融入地方,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力促进发展、全心做好服务,进一步增强企业获得感、进一步提高通关便利性、进一步丰富贸易选择面,努力提升地方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攻坚克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落实总关深化改革指导意见,以集约化、智能化、信息化为先导,优化运行管理机制和监督监控机制,以关键性改革为抓手推动突破见效,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深化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业务改革和隶属海关功能化建设改革的“三改”中去,同时聚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海关”等支柱性改革。
(三)形成规范有序机制强化监管。在按照文件制度办事、按照规范流程工作开展日常监管的同时,牢固树立国家总体安全观。
(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细化管理。制定完善包括业务规范、流程设置、内务规范、后勤管理等在内的各项制度规定,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做到规范统一。进一步严密工作流程,建立“布置—落实—反馈—考评”的管理工作闭合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