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民服务 >> 价格信息 >> 内容

成本涨、产值升、现金收益扭亏为盈——2017年常州市小麦成本收益预测分析

发布日期:2017-05-19      来源: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号:〖
 

立夏已过,小麦相继进入灌浆结实期,这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及时掌握我市小麦生长状况,准确预测种植户成本收益情况,常州市物价局成本分局于近期开展了小麦种植户的成本收益预测调查。今年的预测主要通过现场调研金坛、溧阳两地农户种植情况,并结合粮食局、农委对目前小麦生长形势分析,对2017年小麦的产量、生产成本和现金收益情况作了预估:产量、成本和价格同增、产值大幅攀升、现金收益扭亏为盈。

一、单产增:2017年预计小麦单产310公斤,比上年增加10.48公斤,增幅3.5%

从市粮食局和农委了解到:由于播种较晚且播种期拉长,适播期播种面积比例不高。大部分小麦长势不理想,播种质量普遍不高,田间苗数少、分蘖少,苗情不平衡性突出,总体苗质较弱,弱小苗比例偏大。同时,越冬期间雨水异常偏多,部分田块由于沟系不健全,田内土壤含水量持续偏高,造成夏熟作物受渍面积比例较高。目前田间小麦整体苗情较差,草情较多,冬前化除效果差,烂耕烂种的情况比较严重,冬后化除又遭遇倒春寒,造成一定的冻害。整体来看,今年我市小麦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产量较常规年份低,但相比上年受赤霉病影响质量严重下降的情况还是有所好转,再结合农调户反馈的田间情况来看,预计本年小麦亩产310公斤,比上年实际增加10.48公斤,增幅3.5%

二、成本增:预测亩均总成本954.29元,比上年增加8.45%

(一)亩均生产成本704.29元,同比上年的629.96元多出74.34元,增11.8%

1、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489.79元,同比多出53.38元,增12.23%。其中增支的主要项目有:(1)亩均种子费支出109.6元,增42.58%受播栽期田间墒情影响,今年小麦“烂耕烂种”现象突出,因此种子用量明显增加,预计小麦种子费亩均109.6元,同比增加32.73元;(2)亩均化肥费141元,增10.79%,今年秋播基础差,苗质弱,化肥用量同比有所增加,加上上年11月以来尿素、复合肥价格涨幅较大,预计亩均化肥费增加一成多,同比增加13.73元;(3)亩均农药费35.5元,增8.66%,一方面由于本期除草用药量增多,另一方面为有效预防赤霉病,农户更多选择效果好但价格高的农药,亩均农药费增加2.83元; (4)亩均机械作业费157元,比上年增加2.49%。今年机械作业费主要是随着物价上涨而略有增加。

2、亩均人工成本214.5元,比上年的193.55元增加10.83%。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劳动力成本稳中有升,今年人工工价由63.25元调高至65元,涨幅2.77%,另一方面是人工排水和除草人工较多,用量增加0.24个工,增加7.84%

()亩均土地成本250元,与上年持平。近年来,粮食种植效益不佳,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今年小麦更是大面积抛荒,土地成本基本与上年持平。

三、售价增,产值大幅攀升,现金收益由亏转盈。

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7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6年水平不变。2016年小麦生产受不良年景影响,夏粮质量大幅下降,符合托市收购价的粮食少之又少,大多数是四等、五等以及等外粮,其社会收购价大多集中在60-80/50公斤,较往常年份售价锐减。今年新小麦价格,主要取决于小麦生长后期天气,优质小麦的价格应该会相对稳定,按照正常情况预计,小麦售价在119/50公斤左右,比上年实际增加41.42/50公斤,涨53.39%,再加上产量的增加,预计亩均产值737.8元,现金收益因此也将增至106.51/亩,比上年-59.17/亩增加219.68/亩。

四 、小麦发展建议

(一)加快促进各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提高产出效率,推进小麦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加大对麦农合作社和种麦大户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增加补贴力度,特别是加强金融扶持,鼓励发展“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新型小麦产业组织模式,提升小麦产业竞争力。

(二)保持粮食最低托市收购价政策不变。近年来,受天气、市场粮价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已经暴露出“弃种抛荒”或“休耕”现象。国家应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出发,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同时,出台一系列定向补贴政策,比如种粮农民种植补贴、大米加工企业生产补贴、种植优质品种补贴等等,从而促使粮食市场向着更合理的方向调整。

(三)推广目标收入保险从而规避种植风险。目标收入保险是对粮食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双保障的保险,对因粮食产量降低、价格下跌或产量价格共同变化引起的收入损失提供保障,即当投保人实际粮食收入低于预期收入指数时,投保人获得相应的差额赔偿。近几年,我市粮食生产屡遭天灾,如果能够推广目标收入保险, 对于破解谷贱伤农难题,让农户真正实现“旱涝保收”,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确保区域粮食生产稳定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政务网站导航
国家发展改革委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常州市人民政府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33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