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成本稳中趋升,产量和收益或将再创历史新高 ——常州市2015年粳稻成本和收益预测分析 近期,我市对金坛、溧阳市和武进区的27个调查户的粳稻生产成本、价格和收益的综合情况进行了预测调查,表现为:预计亩产继续创出历史新高,受国家连续出台最低收购保护价利好政策影响,出售价格也将逐年提高,由于农资价格今年稳中趋降,预计2015年粳稻现金收益继续稳中趋升,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 一、预计亩产增2.13% 预测今年粳稻亩产631.63公斤,与去年农调户实际产量618.43增加13.2公斤,增幅2.13%。由于去年的水稻在生长期间遭受了7月下旬至9月中旬历史罕见的多阴雨寡照低温天气,水稻中期搁田和拔节长穗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导致水稻穗粒数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实率和粒重,由于后期灌浆期天气持续晴好,粳稻单产创历史新高。 二、总成本增2.57% 据预测资料显示,今年粳稻平均每亩生产总成本将持续增加达1184.48元,比去年实际的1154.83元增加29.65元,增幅2.57%。 (一)物质与服务费用增4.57%,具体费用有增有减,增大于减,推动成本上升。 1、增支的主要项目有: (1)农药费用增12.62%。预测农药费用为132.79元/亩,比去年增14.88元/亩。金坛和溧阳地区有部分农户采用直播种稻,而武进农调户将有更多的农户计划今年将机插秧调整为直播方式,农药使用量相对偏多些。武进、金坛和溧阳三地预计亩均农药支出金额分别为138元、128元和105元。由于新品高效无残留新品农药的大力推广,农药使用量会减、但价格较高,投入反会增加。 (2)机械作业费用增14.31%。预测机械作业费为282.99元/亩,比去年增加35.43元。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推广和提高,许多农户更乐意“快活种田”,育秧、播种、收割农机使用呈扩大趋势。虽然柴油跌多涨少,但受人工工资上涨增幅较大的影响,机械作业成本增加,农机作业收费标准也将水涨船高。 2、减支的主要项目有: (1)、化肥费减9.91%。预测化肥费为153.83元/亩,比去年减少16.93元/亩。化肥折纯用量为31.55公斤/亩,比去年亩均用量36.23公斤减4.68公斤。根据农资价格调查,去冬今春化肥价格一直处于平稳下降通道态势。其中尿素和碳铵每公斤价格为1.861元和0.748元,同比下降7.75和11.97%。三元素复合肥每公斤价格为2.664元,同比上涨4.41%。根据近期农资专项调查数据显示:预计粳稻用肥期间尿素和碳铵每公斤价格为1.861元和0.748元,同比下降7.75%和11.97%。三元素复合肥每公斤价格为2.664元,同比上涨4.41%。 (2)种子秧苗减9.44%。预测种子费用为28.7元/亩,比去年略2.99元/亩。粳稻价格的上涨带动了粳稻种子的上涨,部分地区农户有自留种子的习惯。武进、金坛和溧阳三地种子费分别为25元、37元和20元,各地增减不一。 (二)亩均人工成本减7.59%。据统计部门数据分析及综合考虑我市农村居民纯收入增加等实际情况,今年我市劳动日工价调整为57.5元/工日,增幅15.46%。据工价和用工计算,人工成本为305.61元/亩,比去年减少25.11元。人工成本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农机作业耕、播、收的全面推行,家庭用工自然的减少,由去年亩均用工6.64个,今年预计为5.32个。 三、收购价格基本稳定。今年国家继续实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维持去年标准155元/50公斤,农户种粮积极性较好,若今年气候条件有利,产量不会低于去年。目前粳稻连秧苗都未下,后期不可预知因素太多,只能预计正常情况下的产量。 四、现金收益增3.74% 由于国家继续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今年粳稻最低收购价在去年的155元/50公斤基础上不变。目前溧阳粮食部门粳稻收购价已由1月份的155元/50公斤升至目前的158元/50公斤,4月份曾一度超过160元/50公斤。考虑农户为了方便一般出售给上门收购的小贩,价格略低于粮食部门最低收购价,同时结合新粮上市运行规律和各地去年收购价格的差异,金坛、溧阳和武进三地预计收购价格分别为148元/50公斤、156元/50公斤和150元/50公斤。全市平均农户集中出售期价格将在150.77元/50公斤。基于粳稻平均亩产量、生产成本及市场价格的预测数据计算,亩均现金收益为1245.82元,将比去年增3.74%。 五、收益底线的探讨和相关建议 (一)保护价格稳步上升。稳定并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在各项惠农政策中,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于保护农民种粮收入的“底线”有一定保障作用,但近些年最低收购价调整难以跟上宏观经济发展的步伐。建议继续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价的调整要充分考虑当期粮食生产成本,随着农资和工价的上涨及时予以调整,并可适当提高上涨幅度,避免与市场价的“倒挂”。上年我市粳稻增产增收得益于收购价上涨和亩均产量增产。从调查户的基础数据看来,预计今年的亩均现金成本达714.34元,比上年实际将增加35.38元,并且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实施,人工工资的大幅度上涨,粳稻生产的总体费用仍呈上涨态势,假如今年的产量和去年相当达到620公斤/亩,亩均现金收益想要站千元以上并略有增长的话,那么今年粳稻的平均收购价格应达153元/50公斤的价位,这也是农户能够接受的收益底线,因为农民总是喜于收益能够逐年增长,否则将有可能影响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二)落实规模农户惠农政策。2014年辖市、区27个散户全年种粮的亩均现金收益为1575.57元,而去年新增的武进溧阳两个的大规模调户现金收益仅为1349元,虽然总产量比散户少了27公斤,但粳稻平均出售价格比散户的148.42元高出5.07元,亩均现金收益却少了226.57元。两地的大规模农调户都向我们反映虽然目前国家惠农政策好,粮食市场比较稳定,但国家出台的各项补贴对流转来的土地承包人却没有任何优惠,各项惠农补贴都让原土地所有者享有,实际种田的规模户却得不到补贴,一年国家给予的粮食补贴近200元,而大规模种植户还要承受600-800元一亩的流转地租金,为充分调动新型粮食生产主体的积极性,促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建议政府应本着“谁种田谁受益”的原则,完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补贴政策,将一些普惠政策改为专项审贴,明确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资金直接发放给种粮农户而不是土地承包户,使种田者得补助,田种好者多得补助。 (三)开展农户降本增收服务。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测土配方、植物保护测、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等工作,扶持社会化农机专业合作社,用优质高效的农机服务减轻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强度,帮助了农户减工降本实现增收,并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农化服务的具体内容,帮助农户科学种田,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