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常州市外经贸局2010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 |||||||||
一、加强调查研究工作 围绕中心工作,根据当前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放型经济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密切关注难点、热点、重点,结合外经贸工作职能和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进度安排 1、1月底前确定全局上半年调研课题,6月底前完成调研报告。 工作措施: 1、营造调研浓厚氛围。在全局上下倡导“结合实际工作,大兴调研之风”,形成人人参与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和工作思考文章的良好氛围。 二、促进外贸平稳增长 1、加快培植出口企业规模,提升“五大产业”出口能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确保对全省贡献份额不降低。 进度安排 1、一季度完成上年度各类外贸扶持资金的拨付工作。 工作措施 1、用足用好部、省、市各类外贸扶持政策,发挥外贸扶持政策和资金的激励作用。重点鼓励“五大产业”出口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加快形成一批促进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贸易促进服务创优 1、加大贸易促进力度,进一步拓展经贸促进活动,重点扶持推动企业参展,广交会、华交会服务创优。 进度安排 1、2010年1-4月和7-10月做好华交会和广交会的各项工作。全年完成境内外各项重点展览任务。 2、上半年做好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工作。展会期间进一步强化管理。 3、上半年启动货代物流企业评优活动,下半年做好国际货代从业人员岗位专业证书培训与考试工作。 工作措施 1、重点推荐境内外优质展览50场,针对重点市场、特色产业,精心组织15场境外展览。其中境外展览将组织企业争取超过80家(次),展位数量争取达到100个。 四、优化机电产品进出口结构 1、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加快机电产品出口结构优化调整。 进度安排 1、上半年完成汽车、摩托车出口企业资质申报工作。 工作措施 1、积极向上争取机电外贸扶持资金,组织企业向部、省机电办申报优化机电产品进出口结构资金项目。 五、重大外资项目的推进工作 依托“重大项目信息储备制度”、“重点项目定期会商制度”,提前介入、全程服务,做好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突破重大项目在立项、审批、登记注册及其他环节上的问题和难点,确保重大项目顺利落户。全年实际到帐外资28.5亿美元;新增总投资3亿美元以上项目2个,力争总投资超5亿美元项目取得突破;新增总投资超亿美元或工商登记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32个;新增“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个;制造业实际到帐外资占全市总量的65%以上;“五大产业”实际到帐外资占制造业的65%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实际到帐外资占服务业的30%以上。 进度安排 工作措施 1、掌握信息,提前介入。依托“重大项目信息储备制度”,及时掌握各辖市、区重大项目储备信息,及时了解项目批办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前介入,全力协助解决。 六、“以民引外”项目的推进工作 进一步利用我市民营经济资源,积极引导和开展“以民引外”工作,确保全年新增民营企业与境外资本、技术合作和嫁接项目不少于40个,促进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推进我市利用外资工作,提升我市产业结构层次。 每季度全市新增民营企业与境外资本、技术合作和嫁接项目不少于10个。 工作措施 1、摸清情况,排出名单。由各辖市、区配合,进一步摸清民营企业对外合作的意愿,排出对外合资合作民营企业名单,建立全市“以民引外”数据库。 七、“以外引外”项目的推进工作 以优质的服务办好现有的外商投资企业,使其更为认同我市优良的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并促进其增资扩股,确保全年新增外资企业增资扩股项目不少于80个。 每季度新增外资企业增资扩股项目不少于20个。 工作措施 1、摸清情况,排出名单。由市国税、地税、财政、统计部门及各辖市、区配合,根据2009年度的外商投资企业销售和纳税等指标,排出全市重点外商投资企业,形成具有增资扩股意向和条件的重点“以外引外”项目数据库。 八、境外投资有新突破,外经合作稳步增长 1、确保完成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增长15%,5000万美元以上境外投资项目1-2个,外经营业额增长10%。 进度安排 1、年底前完成推动35家企业境外发展,5000万美元以上境外投资项目1-2个。 1、建立“走出去”工作网络。发挥辖市、区外经贸局以及乡镇经贸站的功能和作用,建立覆盖全市的“走出去”工作网络,使信息网络的触角深入每个乡镇,通过调查摸底,掌握项目情况,对有意向到境外投资的企业进行跟踪服务。 2、根据企业的要求,加强与各国投资促进机构及重点国家驻沪领事馆的联系,推动这些机构在常举办投资推介会,宣讲企业感兴趣的内容,组织我市企业参加推介会,进行互动交流。 3、以外经企业为龙头,积极推进境外工程承包。对在手的外经大项目实行动态跟踪,在合同拟定、商务谈判、项目融资等环节做好协调服务,加强与商务部、省商务厅、驻外使馆的沟通联络,力争项目的顺利签约实施。 4、邀请劳动保障、公安、工商等部门和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共同参加在金坛、溧阳举办的外派劳务宣传日活动,宣传外派劳务正规渠道、接受咨询和投诉;制作完成《丁丁出国记》出国劳务宣传动画片;严格执行出国劳务备案制度。 九、创新“走出去”服务举措 1、以工程承包基地为平台,推动企业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进度安排 1、全年组织和推动企业赴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经贸考察,推动企业进驻我国在境外较为成熟的开发园区,引导我市龙头企业创建我市的境外经贸合作区。 3、上半年完成省级外经外贸引导专项资金和市级“走出去”扶持资金的申报工作;下半年完成商务部“走出去”扶持资金的申报工作。 工作措施 1、组织和推动企业考察东南亚有关国家投资环境、考察柬埔寨西港经济特区、越南海防工业园,引导我市地板、纺织机械、家用电器、家具建材等行业的企业集聚向外发展; 组织和推动企业考察非洲国家,继续深化扩大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外经基地效应,洽谈资源开发、承包工程项目以及相配套的建筑装潢、灯具装饰、五金配件等产品的加工生产项目;引导我市销售额超百亿元的企业“走出去”创建我市的境外经贸合作区。 十、全市开发区提功能、强配套、促发展工程 以开发区全面提升工程目标任务为考核指标,以开发区生产、生活性功能配套建设为重点,增强产业发展的承载力和竞争力。 进度安排 1、年初分解下达开发区年度目标任务。 工作措施 1、年初与各开发区对接协调年度目标,督促制定工作计划。 十一、全市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生态园区创建工程 新增2家省级特色产业园区;新增2家省级生态园(示范区)。 1、特色产业园区创建:在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研究部署今年工作;筛选确定今年创建省级单位,加强指导;组织交流,现场学习和规划演示;上半年检查进度,完成申报程序;年内完成批复授牌。 工作措施: 1、协助特色产业园区创建单位开展产业调研和规划论证。 十二、精心组织招商活动,扩大我市国际影响 1、组织实施上海和常州2场重大招商活动。 进度安排 1、 2、 3、4月,欧洲大型招商活动。 4、5月,美国大型招商活动。 5、8月,日本、新加坡大型招商活动。 6、 7、7月-12月,上海、德国、法国、英国等专题产业推介会。 工作措施 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境内外招商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要求,认真筹划组织各项招商活动,在活动中发挥好中心客商资源优势,精心做好客商邀请工作,协调推进各辖市、区招商工作,确保到会客商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招商活动成效。 十三、强化驻点招商功效,挖掘重大项目信息 1、进一步发挥驻点招商阵地前移的作用,全力推进驻点招商工作。 2、拜访跨国公司,开拓招商资源,发展新的招商代理,获取有效项目信息,推进落实在谈项目。 进度安排 1、全年获取180条有效项目信息,促进10个项目签约落户常州。 2、全年联系拜访500家驻沪跨国公司。 3、全年新发展5名招商代理。 工作措施 1、进一步加大拜访目标客商的频率,积极主动上门招商,抢抓项目信息。 2、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欧美部和亚洲部分别完成40条有效项目信息和3个签约落户项目;信息部完成20条有效项目信息和1个签约落户项目;驻沪办完成50条有效项目信息和3个签约落户项目;驻京办完成30条有效项目信息和2个签约落户项目。签约落户项目平均规模1000万美元以上,中心全年合计完成1.2亿美元; 十四、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强化招商绩效考核 1、组织全市招商人员专业培训和考试,帮助及推进辖市区招商人员招聘工作。 2、对国投中心全体人员和辖市区参与重大招商活动进行考核。 3、进一步提高国投中心全体人员语言能力和对“五大产业”的认知度。 进度安排 1、6月底前帮助落实推进全市招商人员达到1000人规模。 2、全年举办5次全市招商人员专业培训,其中上半年2次。 3、1月份制作完成毕马威常州投资环境报告2010中文版,2月份制作完成英文版和日文版。 4、一季度制作完成产业招商手册。 5、全年编印24期《招商快讯》。 工作措施 1、对全市招商人员进行招商专业培训和考试,促进全市招商队伍提升整体素质。 2、对国投中心和辖市区在各场招商活动中邀请客商、拟请市领导拜访公司、推进在谈项目、获取重大项目情况以及产业专题招商活动组织实施等招商业绩进行考核。 十五、推进口岸服务功能提升 1、修改出台口岸工作目标考核奖励办法、口岸联检大楼服务窗口考核奖励办法,推进口岸通关服务效能提升。 进度安排 1、一季度完成修改意见并公布实施。 工作措施 1、加强与口岸查验机构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强化口岸查验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进各项工作。 十六、推进实施“区港联动” 1、建立“区港联动”的工作人员网络和定期沟通协调会议制度。 工作措施 1、加强与辖市、区外经贸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结合实际,选择重点企业、重点园区以点带面,推进区港联动工作。 十七、口岸信息化建设 1、建设常州口岸门户网站,整合口岸信息资源。 进度安排 1、上半年建设、完善常州口岸网信息平台。 工作措施 1、建设完善口岸门户网,搭建常州口岸信息平台。 十八、推进常州机场对外开放 根据机场改扩建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安排,适时推进机场开放的相关准备工作。 1、协调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边检等查验机构现场设施的布局、项目建设。 十九、夯实基础工作,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1、网站建设。对局外网进行改版,突出对企业的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加强对局外网、外包网、局内网的管理和维护,加快信息更新速度。 进度安排 1、3月份拿出局外网改版初步方案,根据机构改革的进展情况,栏目中增加内贸的有关信息,按时完成改版工作。 工作措施 1、增强对企服务功能。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对局外网进行改版,突出对企业的服务功能,强化与企业的互动。调整栏目,增加内贸信息,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内容。 二十、加快载体建设,推动服务外包实现新提升 1、服务外包合同额、执行额分别增长30%,其中离岸外包合同额、执行额分别增长25%。 进度安排 1、一季度调研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培训基地工作情况,落实 目标任务。 工作措施 1、加强调研。深入服务外包示范区、重点服务外包企业进行调研,摸清情况,了解问题,加强服务。 二十一、优化后勤服务,提升保障水平 创建节约型机关。围绕全局重点工作,努力做到精细管理、周密服务,不断提升后勤保障工作水平。 1、进一步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及内控制度。根据审计、财政等有关要求,严格执行经费预、决算,加强经费使用的计划性,规范经费的管理使用,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十二、加强干部考核管理和培训工作 1、根据《县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及市级机关公务员综合考核办法》要求,加强对公务员德能勤绩廉平时考核。 进度安排 1、干部考核管理及培训工作贯穿全年。 工作措施 1、制定干部平时考核方案。明确考核内容、方法、要求,充分发挥考核在干部管理工作的导向、评价和监督作用。 二十三、进一步提升对外宣传水平 围绕全市开放型经济,加强典型宣传,树立发展信心;围绕招商引资,创新外宣思路,提升城市知名度;围绕外经贸工作,加强政策形势解读,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1、会同相关部门完成2010版招商资料。 工作措施 1、继续拓展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提高宣传质量,扩大宣传效果。 二十四、进一步推进机关文化建设 创建学习型机关。针对机关干部职工的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机关文化建设活动,依靠活动载体,传播新精神,树立新理念,宣传新思想,吸收新文化,营造开拓创新、朝气蓬勃、内涵丰富的机关文化氛围,树立文明和谐、积极向上、运转协调、团结协作、廉洁高效、服务优良的外经贸局(口岸办)机关形象。 按照全年机关文化建设方案,完成各阶段的主题活动。 1、依托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形势教育,加快知识更新步伐,提升机关干部职工能力水平,适应新时代的工作要求。 二十五、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1、以“创一流办事环境、树一流服务形象”为目标,打造一流的机关干部队伍,力争在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民主评议中继续取得好成绩。 工作措施 1、把握“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严格兑现承诺、坚持依法办事、敢于创新创造、做到廉洁自律”和“放、减、控、改、创”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二十六、党风廉政建设 党委对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定期研究、部署、协调、督促、检查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加强对各部门执行情况的督查,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规定。坚持一岗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责任制落实的工作机制。 认真执行《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严格教育、严格监督干部,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认真落实好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制度、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执行的检查。抓好警示教育、信访举报和信件查处。在中层以上干部中开展述职述廉工作。 二十七、树立外展品牌,夯实外展平台 以我市龙头外经贸企业为核心,组织相关配套企业组团参加国外大型展博会,积极打造“常州制造”整体形象;做好零星参展企业的报名、签证等服务工作。 1、3月份德国科隆五金展。 工作措施 1、借助我市龙头外经贸企业参展效应,依托我市外贸产业优势,选好境外参展组团项目。 二十八、加大贸易促进培训力度,为企业输送更多实战型人才 加强外经贸政策和实务培训,提高企业外贸人才实务水平;加强外贸后备人才的培训和输送。 1、上半年、下半年各举办一期政策解读培训班,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政策走势。 二十九、提高出证认证工作效率,提升法律服务水平 1、以优惠原产地证签发为契机,扩大业务宣传,加强主动服务,延伸服务平台。 工作措施 1、完善多样化商业单证服务功能,加强主动服务,满足企业需求。 4、通过网站、会刊及时发布贸易预警信息,帮助企业及时规避贸易壁垒。 三十、 “十二五”开放型经济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 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开放型经济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十二五”开放型经济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精心谋划发展思路。 1、1月下旬前召集各相关处室,全面部署,明确工作要求。 工作措施 1、全面部署,明确分工。传达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搭建局“十二五”开放型经济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发展专项规划编制班子,明确分工,细化任务,落实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