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基层动态 > 滨开区 > 内容
为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搭建校政企人才供需对接合作桥梁,在滨开区“创智滨江 ‘才’赢未来”产业人才发展推介会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滨开区产业人才发展战略后序华章,持续发挥政府引才效应,促进校企人才招引广泛互动与社会招聘增效结合,12月3日至11日,滨开区以人才招引活动周为契机,联动春江街道、魏村街道连续开展2021年“博揽人才 集聚新北”常州国家高新区校园招聘会-常州工学院、常州大学(滨江经济开发区)专场和滨江经济开发区“援企稳岗”暨长江大保护专场招聘会活动。
本次人才招引活动周,滨开区共组织辖区(含两个街道)范围内新医药、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的110余家企业参会,其中不乏华润化学、中简科技、安泰创明等上市央企、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等行业领军、高新技术企业,涵盖了机电、机械、材料、销售、环保等多专业及操作工种和研发岗位,为广大毕业生及腾退企业待就业人群送去便捷、暖心的就业招聘服务,本轮招聘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现场求职咨询人员超2000人,经统计双方达成就业意向476份。
(校招会现场照片)
招聘活动周启动前,滨开区经发与党群局和两个街道人社部门通力协作、统筹推进。街道人社组织发动辖区内企业登记报名、海报制作,收集企业简介、用工需求,滨开区对接高校布置现场展位、布展、信息宣传及入校手续,并共同协调推进长江大保护专场社会招聘企业报名、信息发布、展位设置等活动策划与运行工作。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每次招聘会显得格外珍贵。招聘单位提前到场布置展位,积极主动通过海报、宣传册、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向高校毕业生、腾退企业员工等求职者介绍本公司的概况、补助政策、职业发展方向,围绕岗位工种、休假制度、福利补贴等耐心地答疑解惑,与求职者进行热情交谈。在长江大保护专场招聘会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在做好疫情防控及秩序维护的同时,通过发放民法典解读小册子、长江保护法宣传单、宣讲农民工权利保护等举措加大惠民政策的宣传与咨询服务,把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做好做实。
招聘会现场网络直播间热闹非凡,主播随机采访现场企业人事代表,与网络求职者进行实时交流互动,就大家关心的企业情况、岗位需求、薪资待遇等进行线上协商面谈,据统计参与网络直播招聘人数达5600余人。
“今年疫情零星散发情况时有发生,校园招聘也少了很多,这次学校在校内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对于我们毕业生来说蛮及时的,不需出校门也很方便,有些大企业还是很不错的,多一个选择机会总比没有好。”刚与企业人事交流并投完简历的张明辉表示。
“这次来常州工学院招聘的很多企业所需岗位与我们学院专业比较对口,有些还是世界500强企业,给出的薪资待遇符合我们的期望,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愿意留在常州工作。”主修机械制造的王强强乐观地说。
“我原先在滨江化工园区东昊公司上班,今年企业9月份拆迁腾退后我重新找合适的工作,本打算等过了年再找,看到这里举办招聘会,我和以前的同事就过来看看,刚刚我问了不少企业,很多岗位与我以前从事的工作差不多,还是有机会的。”刚刚登记准备面试的任师傅微笑着说。
在低端产业转型、新兴产业集聚的产业结构调整交汇期,滨开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人才发展”齐头并进,在做好“六稳”“六保”的同时,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动 “‘才’赢未来”发展战略,创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一流发展平台、提供一流服务保障,不断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生态。